Skip to main content
Toggle navigation
About
Dean's Message
Faculty Mission
Facts and Figures
Advisory Board
Education
Departments
Academic Programmes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formation for Students
Academic Advising
Admissions
Welcome Message
Undergraduate
Postgraduate
People
Deanery
Faculty Members
Faculty Committees
Alumni Associations
Support Staff
Research
Research Units
Research Grants
Research Excellence
CUHK InnoHK Centres
Technology Transfer
Research Initiatives
Recent Research Breakthroughs
News
News and Update
Events
Publication
Media Release
Media Coverage
Awards
Gallery
Engineering
Today
For
Tomorrow
News
News and Update
Publication
Events
Media Release
Media Coverage
Expert View
Awards
Gallery
Album
Video
Media Coverage
2019-10-30
中大四學者 獲優秀青年科學家基金
Media: Sing Tao
今年首次接受香港及澳門年輕大學學者申請的「優秀青年科學家基金項目」,中文大學四名年輕科學家獲得本年度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每人將獲一百三十萬元人民幣的資助,並容許在香港進行研究,資助期限三年。
2019-10-30
中大四學者獲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家基金
Media: Ta Kung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優秀青年科學家基金項目」,今年首次接受香港及澳門的年輕大學學者申請,香港中文大學四位年輕科學家呂愛蘭、田小雨、黃曦及盧怡君獲選,每人將獲得130萬元人民幣的資助,資助期限三年,容許在香港就其自選的研究方向進一步開展創新研究。
2019-10-25
中大新掃描技術助生物醫學研究 花粉3D成像只需0.55秒
Media: HKET
神經活動一般在10毫秒量級時間內完成,傳統顯微鏡難以直接觀察現象。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開發出高速成像方法,結合壓縮感知演算法與數碼全息顯微鏡,可在1秒內完成3D樣品的雙光子螢光成像,比傳統點掃描方法快3至5倍。
2019-10-25
中大開發新成像方法促生物醫學研究
Media: Hong Kong Commercial Daily
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陳世祈教授及其團隊,結合壓縮感知演算法與數碼全息顯微鏡,開發了一種高速成像方法,在1 秒內即可完成對三維樣品的雙光子螢光成像,速度是傳統點掃描方法的3 至5 倍。相關研究成果近日於著名期刊《Optics Letters》發表。
2019-10-25
中大研發高速三維成像法
Media: Sing Tao
人們過往觀察生物中數百個神經元的活動時,往往因速度不夠快,難以從傳統顯微鏡中直接觀察這些現象,故中文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教授陳世祈帶領其研究團隊,結合「壓縮感知演算法」及數碼全息顯微鏡,開發出一種高速成像方法,能於一秒內完成對三維樣品的雙光子熒光成像,解決了數字微鏡器件無法調製超快雷射的問題,這項研究更發表於著名期刊《Optics Letters》。
2019-10-25
活體高速3D成像中大助研究光遺傳學
Media: Wen Wei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高鈺)快速的生物成像方法,對生命科學的探索至關重要。中文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副教授陳世祈及其團隊,結合壓縮感知演算法與數碼全息顯微鏡,成功開發一種高速雙光子熒光成像法,在1秒內即可完成活體3D成像,速度是傳統點掃描方法的3 倍至5倍。新技術可望對神經系統及光遺傳學研究帶來貢獻,促進生物醫學領域發展。
2019-10-22
中大研納米機械人 體內遙控攜藥治中風 五毫米血塊 20分鐘溶解
Media: SING TAO
中風是本港第四大致命疾病,每年逾三千人死亡,現時常見的治療方法具一定風險,*/中文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教授張立,把氧化鐵納米微粒移接到螺旋藻的表面,研發可攜帶藥物的磁性生物合成納米機械人,能以磁場控制其移動到目標部位施藥,納米機械人只需二十分鐘,便可溶解五毫米的血塊,成為無綫操控微型醫療機械人技術的里程碑。
2019-10-15
中大研發評估納米發電新技術
Media: Hong Kong Commercial Daily
納米發電機透過收集熱能、機械能等轉化為電能,它的出現為小型電子設備提供持續穩定供電,功能亦愈趨多元化。香港
2019-10-15
中大新測量法 準確評估納米發電機輸出
Media: Ming Pao
納米發電機( Nanogenerator )可向小型電子設備持續穩定地供電,中文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助理教授訾雲龍及研究團隊,最近研發了一種評估納米發電機輸出能力的通用標準化方法。與傳統方法相比,這種方法能夠更準確反映發電機實際輸出能力,為納米發電機技術的標準化應用和普及定下基礎。
2019-10-11
建跨文化交流平台 浸大教授獲傑出教學獎
Media: Ming Pao Daily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昨頒發本年度傑出教學獎,遴選委員會從19組大學提名名單中選出3組得獎者,其中獲獎的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副系主任TusharChaudhuri開展線上遠程計劃,利用網上平台連繫德國、俄羅斯、沙地阿拉伯等16間大學的學生,讓他們運用外語討論跨文化議題。他把項目延展至21所歐洲和本地中學,讓中學生透過交流提高全球意識。今後他計劃利用獎金,與大灣區的學者交流,探討共同開發其他平台的可能。
Pages
« first
‹ previous
…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
next ›
last »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Faculty of Engineeri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