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百瑞教授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梅森荣休讲座教授及荣休副校长

狄百瑞教授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梅森荣休讲座教授及荣休 副校长 。狄百瑞教授生于 1919 年,在 1941 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再在 1948 和 1951 年在同校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在 1942 至 46 年间,狄百瑞教授在美国海军后备(情报)部队服役,官至少校。

狄百瑞教授于 1949 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开始他的教学事业,负责发展东亚研究的本科通识教育课程。他为此而编制的阅读资料选材来自印、中、日、韩等亚州文明的主要传统。这套资料 在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大专都广受欢迎,现时更配上超过 140 篇文章,以供亚洲地区的通识教育之用。狄百瑞教授在 1960 至 66 年间出任东亚语言及文化系系主任,并担任国防语言及地区研究中心的首位主任。在他带领下,中、日、韩语的课程都有相当大的扩展。而从 1990 年开始,狄百瑞教授还以特任教授的身份在东亚语言及文化系讲学。

狄百瑞教授是 1969 至 70 年的亚洲研究学会主席,也在 1969 至 71 年间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校务会议理事会的首任主席,并于 1971 至 78 年间出任 副校 长,期间狄百瑞教授推动东亚图书馆的翻新及扩充工程,建立人文研究中心,以及这中心辖下的人权研究中心。在 1978 至 86 年间,狄百瑞教授是美国学术团体理事会的主席。

除了他在教育行政上的贡献外,狄百瑞教授的学术成就亦广被承认。他先后在 1974 年和 1999 年获选为美国文理学院和美国哲学会院士,并获得圣罗伦斯大学、芝加哥罗耀拉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而他所获得的奖项,则包括美国历史协会的华图莫尔奖、教育出版社联会的费斯本奖、哥伦比亚大学的杰出教师奖、哥伦比亚学院的约翰.杰伊奖、哥伦比亚大学的莱纳.屈林书籍奖和范多伦奖、谭能邦纪念奖、汉密尔顿奖(两届)以及旭日三等勋章等。

狄百瑞教授的研究兴趣是东亚的宗教和思想传统,尤其是中国、日本和韩国的儒学。他把新儒学研究引入美国,提倡一种对亚洲在通识和核心课程中的位置的全新构想。他在近年折撰写和编辑的超过二十五部着作里,主要处理中国的民间社会和人权问题。他最近期的着作是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贵族与民间》。

继担任过 1982 年钱宾四先生讲座的讲者之后,狄百瑞教授再次莅临香港中文大学,担任第四任唐君毅访问教授。狄百瑞教授将会发表题为〈儒家教育与民主的要旨〉的一次公开演讲,以及在哲学系主持一次教职员研讨会,题目是〈 亚洲经典与全球教育 〉

儒家教育与「民主的要旨」

poster
2005年1月10日
下午4:30 – 6:30
香港中文大学行政楼祖尧堂

一般人视民主为一本质上属于西方的概念,它源自古希腊,是西方文明所独有。民主能否与亚洲价值及文化——特别是儒家传统——相容?这不但涉及能否在亚洲国家推行民主体制的问题,还关乎我们是否能避免「文明间的冲突」的问题。

本文将会由阿玛蒂亚.森 (Amartya Sen)「民主的要旨」这概念出发,即民主首先在于「理性的公共使用」。阿玛蒂亚.森认为大部份的古老文明都含有这一要旨。本文接着指出儒家传统的核心包 含一些「自由」的元素,可以视为支持自由民主体制的文化资源。当中的一个要点,就是不同形式的儒家思想,都同样强调教育的重要;她们视教育不仅仅是技术的 学习,而是以发展和培育自我为目标的人文学术学习。

在今日的中国,儒家思想正逐渐从文革的动荡中复原过来,渐渐重拾它的信誉。新加坡的李光耀,就提供了将儒家价值观加入政府管治模式裏的一个例子。李光耀认 为学者应该发掘新的知识,致力于科技研究与开发商业产品,而不应该花精神研究古典文献。针对这种看法,本文指出,在儒家透过智性和道德学习来培育自我的理 想之下,与古代经典对话和与他人对话都是至关重要的。这种「论述式的学习」不但对整全的人格教育有重大的贡献,对公民社会的构成也贡献良多,这都是一个自由民主体制所必需的。

苏罗门说得好,「我们所阅读的东西,培养出我们的为人」。牺牲对经典的研读来追求高科技训练并不会带来有利民主发展的社会。博雅教育或通识教育是今日美国 很多大学核心课程的一部份,它与东亚地区在现代之前的古典人文教育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一个有全球视野而同时取材自东方和西方传统的新核心课程是可能的。

总括而言,本文提出以下几个论旨:

  1. 正确了解及推行之下的儒家教育可以对将来的民主体制有所贡献。
  2. 在现代世界裏,儒家教育应该置于东亚的脉络下看待,而不应视为只是中国的事物。香港跟新加坡及台湾一样,文化上是东亚和东南亚社群的成员。这对东南亚的政治社群也有
  3. 一定的重要性。

  4. 由于东亚现在是世界社群的一部份,与全球经济关系密切,儒家教育也要被视为首先建基于地区传统,再与整个东亚连系起来,然后再调整以适用于全世界。

亚洲经典与全球教育

2005年1月12日
下午4:30 – 6:30

香港中文大学冯景禧楼12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