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得獎者分享

 

 

2020 – 2021 社會工作社會科學學士課程 (BSSc)
 
  • 洪湛鈞同學 (四年級生)
  • 王倩雅同學 (四年級生)
  社會工作社會科學碩士課程 (MSSc)
 
  • 鍾文慧同學 (兼讀制三年級生)
  • 潘偉康同學 (兼讀制三年級生)

洪湛鈞同學 (社會工作社會科學學士課程四年級生,2020-21)

Hung Cham Kwan Jeff

本科四年級,在大家為著前路籌劃的同時,我抱著一試無妨的心情,決定報名參加大余獎學金的遴選,後來我更有幸成為榮獲獎學金的得獎者,實在令我驚喜。因著這次體驗,我結識了一眾對社會服務懷有熱情的同學和前輩,亦令我體會前人留下的足印如何滋養和鼓勵我們。

在面試及小組活動中,我感受到的並非競爭氣氛,而是一眾同學對社會服務的熱誠,由報讀社工課程的原因,談到對社會工作的想像;再從認識社會創新項目,再到構思社創計劃。這些交集使我明白,即便是獎學金的遴選,亦能成為滋養他人生命的機會,每次交談也可真切地關懷和認識他人,縱使我未有機會認識林女士,但從她的親朋摯友身上,亦能想像她是如何透過日常生活來溫暖他人。

現時,我以學校社工的身份加入了香港青少年服務處,希望我能將過去所學與工作結合,繼續陪伴學生成長。最後,我謹在此向林女士及她的親朋摯友表達衷心謝意,揀選我作為其中一位得奬人。該奬學金不單代表了我學習中的一項重大成就,亦鼓勵我面對未來的挑戰。

   

王倩雅同學 (社會工作社會科學學士課程四年級生,2020-21)

Wong Sin Nga Zena

作為一名社會工作學生, 我希望透過所學的專業知識服務兒童和長者,並促進社會共融且和諧發展。在這4年的大學學習中,學會運用多角度思考了解每個群體的需要和發展,並整合不同客觀資訊分析每一件事。 其中我發現社區跨代連結薄弱,於是與其他中大同學聯合成立一個名為「聲昔再現」的非牟利社會機構, 志在促進香港成為跨代共融的社會。

機構讓小學生和老友記透過參與一系列活動如社區導賞、真人圖書館和廣播劇製作以重建代際之間的聯繫。要持續達成目標,並延續發展,我不時需裝備自己並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我從服務規劃開始,到項目設計、質量管理、項目評估以至到資源管理都需要鑽研和摸索。儘管經營社會組織困難重重,但當看見參加者從活動中改善對隔代的觀感並獲益時,這些都認可了我在社會創新方面的成就。

而我想藉住這些機會感激在途中幫助過我的人。沒有我的老師、顧問教授和合作夥伴的支持,單憑我個人力量絕不能取得機構現有的好成積。 與此同時,我亦很榮幸能夠獲得林余儷玲女士及其家人所成立的大余獎學金。 這個獎學金不僅支持我在社工這個專業繼續進修,更對我在社會創新的堅持和熱誠中給予莫大的認可。儘管我仍有局限與不足,但我仍會努力克服困難,追求卓越。

本人一同協辦創立的非牟利社會機構「聲昔再現」的成果分享

「聲昔再現」乃由⼀群⾹港中⽂⼤學畢業⽣及學⽣共同創辦的非牟利社會機構,旨在連結今昔,建構跨代共融社會。我在過去兩年和其餘六位創辦成員一同策劃「聲昔西環」跨代共融項目和「九龍城今昔遊蹤」社區地圖,透過社區導賞、真⼈圖書館和廣播劇製作,讓香港年輕一代認識社區歴史,並讓兩代之間從中增加互動和溝通,加深⻑者和學⽣之間的聯繫。

發佈「九龍城今昔遊蹤」社區地圖之廣播劇

「聲昔再現」於2021年8月策劃了「九龍城今昔遊蹤」社區地圖 x 廣播劇計劃,透過社區訪問搜集九龍城居民童年的趣事、生活奮鬥的點滴和喜慶佳節的回憶,製作成廣播劇,並融入到社區地圖,讓讀者重溫九龍城社區的舊時光。讀者只要掃一掃社區地圖上的二維碼,便能聆聽由長者義工和大學生演繹的社區故事。

map1

map2

出席香港電台:日常八點半節目

  • 日常八點半是一個集合旅遊、音樂、親子、消閒和飲食等熱門話題的雜誌式節目,探索生活上息息相關的資訊。
  • 節目主要介紹「聲昔再現」所製作的「九龍城今昔遊蹤」社區地圖,邀請到「聲昔再現」的成員和參與廣播劇的長者分享製作劇目的所感所想,以及分享他們對跨代共融和社區地圖的見解。
  • 該節目於2021年6月6日晚上8時30分播出。鏈接:https://www.rthk.hk/tv/dtt31/programme/830_magazine/episode/749169/miniepisode/514
   

鍾文慧同學 (社會工作社會科學碩士課程兼讀制三年級生,2020-21)

Chung Man Wai Vicky

非常感激林余儷玲女士的家人設立「大余獎學金」,獎學金的意義重大,獲得獎學金對我來說是勉勵我成為一位關心社會及服務使用者、有愛心、同理心及不忘初心的社工。就讀社工課程前,我曾從事長者服務,對長者的需要有深刻的體會,於是決心增值自己,以服務長者。我會以林余女士對社會服務的熱誠及用心作為學習的榜樣,在社工的路上,不斷學習,盡自己的能力,與服務使用者同行,以生命影響生命。

畢業後,我從事長者服務工作,在聖雅各福群會的持續照顧服務-賽馬會高錕腦伴同行流動車服務工作。主要教育公眾認識腦退化症,並為有需要人士進行初步認知檢測、為服務使用者和其照顧者提供支援小組及介紹社區資源等。

   

潘偉康同學 (社會工作社會科學碩士課程兼讀制三年級生,2020-21)

Pun Wai Hong Matthew

謝謝評審頒發大余獎學金!

大余留下的不只是獎學金,更是一份勿忘初心、堅持不懈的社工精神。

猶記得取得獎學金時,我十分感激當中的肯定,讓我更確立成為社工的心。現時我已經在綜合家庭服務中心成為正式社工,原來大余的精神早在我心底紮根:只要我本著以人為本的心去服務他人,就足夠了。當然,我也緊守著當初要立志成為一名社工的初衷 — 以生命影響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