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Nutrition
Fitness
Medical
Well-Being
Infographics
INSPIRATION
Hong Kong Health&Wellness Awards
Quotes
NEWS

放射科專科醫生專訪|乳癌是否有先兆?為何乳房夾胸檢查有痛楚?2D乳房造影技術與3D乳房造影技術的分別

26th October, 2022| In Medical

十月為國際乳癌關注月,乳癌是香港女性癌症病發率第一位,亦是女性癌症死亡率排名第三位。根據2019年香港癌症統計中心資料顯示,每年新增的乳癌個案一直有上升的趨勢,數據亦顯示,乳癌病發的年齡中位數為58歲,惟病發率於30歲後顯著增加,大部分患者均於40-60歲左右之間。由此可見,女士們平日須多關注自己乳房的健康狀況,不過,早期乳癌患者的五年相對存活率超過八成,因此及早發現健康狀況,有不適並即配合適切的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Everwellth邀請了香港中文大學醫院放射科專科吳愷婷醫生,講解2D乳房造影技術與3D乳房造影技術的分別。

當女士發現胸部有不適,如:有腫塊、胸脹、或感覺有粒粒等,相信大部份女士會擔心是乳癌的症狀,或腦袋會出現疑問:「是良性或是惡性?會否太遲發現,並有沒有機會醫治?」吳醫生指:「其實很多時候,乳房腫塊或疼痛與乳癌也沒有一定的關係。即是乳房腫塊可以是良性,乳癌也不一定會有痛楚,所以,遇到這樣的情況,會建議女士先向醫生查詢專業意見,做詳細檢查,這樣便知道下一步要怎樣處理。」

哪些人士應該接受乳房造影檢查?


一般乳房檢查包括三個部份:臨床檢查、造影檢查、抽取組織化驗檢測。女士們可先讓醫生了解病歷與評估患癌風險,及進行臨床身體檢查。然後,轉介做相關的造影檢查(X光造影及超聲波),再按情況決定是否需要進行抽取組織及進行病理化驗。

女性何時開始乳房檢查最為適合?

早期的乳癌症狀可能不容易發現,建議女士們多點留意自己的乳房,熟習乳房正常的外貌及感覺,如果發現有不尋常的情況,例如:腫塊、胸部皮膚或者乳暈有轉變,乳頭有分泌等等,可以盡早發現及治療。


2D平面乳房造影檢查 與  3D乳房造影檢查

傳統2D平面乳房造影檢查(2D Mammography)

2D平面乳房造影檢查將立體乳房變成平面影像解讀解讀,乳房組織會互相重疊,會有機會出現以下情況:
不正常的組織被正常的組織蓋著變成假陰性 (false negative),或正常的組織互相重疊而出現假陽性 (false positive)。如有這樣的情況,放射科醫生會建議病人加照,局部放大檢查影像、用不同壓力或用不同的角度取得更多資料。

3D乳房造影檢查(3D Mammography)


3D乳房造影檢查的技術是利用多角度X光形成乳房組織影像,把影像結合重整,令醫生可以有一套3D圖像做診斷,不但可以更清晰檢測有病變的地方,亦可減低假陰性 (false negative) / 假陽性(false positive)的機會。而且3D造影檢查可縮短乳房受壓的時間,減低女士痛楚和不適。此外,雖然比起傳統2D乳房造影會拍下更多影像,但3D與2D乳房造影輻射量是相若。

乳房造影檢查協助醫生診斷 

乳房造影檢查包括:X光造影及超聲波,目的是檢查乳房組織,以不同的方法找出不同的異常。進行乳房X光造影(俗稱夾胸)檢查時,乳房需要壓平在檢查桌上,目的是將乳房組織平均分佈,方便醫生檢查。主要用途是偵測微鈣化點,因為鈣化點太小的關係,不容易在超聲波內檢測。不過,有鈣化點不一定代表有癌症,醫生還會考慮其形狀、分佈等等的因素,從而作出判斷。

乳房造影檢查會否有痛楚?

女士們常見的問題是,為甚麼檢查時會感到痛楚?因為乳房X光造影檢查而且需要將乳房壓平在檢查桌上,過程會有可能有痛楚。

至於乳房超聲波,檢查時候女士需要躺在床上,醫生會將用超聲波儀器放在乳房位置進行檢查。檢查可以觀察看到腫塊的確實大小、形狀、性質等等。另外,可檢查乳腺管、乳暈,甚至腋下淋巴的情況。比起X光造影,乳房超聲波檢查並不會感到痛楚,會更容易接受,而且沒有輻射。
 
總括來說,兩個檢查是互補不足,相輔相成,整合為最全面的乳房檢查。
因為年輕女士的乳房組織密度比較高,令X光造影檢查靈敏度降低,加上有輻射的關係,一般而言,年紀較輕的女士應先做超聲波檢查,再按醫生建議進一步進行乳房X光造影。
至於40歲以上女士,建議每一至兩年,進行乳房X光造影及乳房超聲波檢查。





Back

最新文章

台灣親子旅遊首選!一覽6家酒店卡通主題房

為了搶攻親子旅遊商機,台灣有許多酒店業者推出具特色的主題房型,像是Hello kitty、Brown、七海小英雄主題房型,還有業者跟上「兔年」主題,推出Miffy套房...
7th March, 2023 | In Well-Being / Infographics

香港好去處|「全城有機日」中環回歸!體驗大型有機市集、嘉年華

隨著疫情緩和,政府宣佈全面撤銷口罩令,所有社交距離措施正式結束。香港有機資源中心舉辦「全城有機日」將以實體形式回歸,於 3 月 12 日在中環遮打道行人專用區盛大舉行...
7th March, 2023 | In Well-Being

卡路里|平時常吃的7種糖,它們的熱量你都知道嗎?

日常食物、飲品幾乎都含有糖,而糖又可分成好幾種類型,其熱量高低與蔗糖含量成正比。以下列出最常見的7種糖以及卡路里,一起來看!*以下熱量為每100g計算【各式糖卡路里1】冰糖:387...
7th March, 2023 | In Nutrition / Infographics / Nutrition

健康知識|5種魚卵營養大公開!膽固醇這一種最多!

魚卵的營養價值高,對人體來說有許多好處,不過你知道常見的5種魚卵它們雖然都具很高的蛋白質,不過膽固醇含量也很驚人!吃的時候須酌量。魚卵含大量的蛋白質、鈣、鐵、磷、維他...
6th March, 2023 | In Nutrition

17款清熱氣、濕熱涼茶+功效

都市人愛吃煎炸可口食物,身體容易上火,我們有時候會煲涼茶下火,但涼茶本屬寒涼,並非適合所有人士,而且每個人的體質不同,中醫不建議在沒有任何症狀下,或月經、感冒的情況,作為保健品之用...
6th March, 2023 | In Nutrition

穿鋼圈內衣、胸部大容易得乳癌?破解7大乳癌迷思!

 乳癌是女性常見癌症之一,不過你對乳癌了解多少呢?網絡上諸多對於乳癌的資訊、說法,都是正確的嗎?文中點出7大常見的乳癌迷思,一一為你破解。乳癌迷思1:沒有家族史不會得...
3rd March, 2023 | In Medical

不煙不酒也罹患胰臟癌!醫生曝3大關鍵警訊,這1項很多人都有!

有乳癌家族病史,要注意不是只有乳癌風險高!台灣內科醫生林相宏曾遇過一位40歲的女病患,平常不煙不酒,卻莫名出現「背痛」症狀,最後才發現是罹患胰臟癌。他提醒,胰臟癌前期幾乎無症狀,但仍會出現3大警訊...
3rd March, 2023 | In Infographics / Medical

中醫師專訪|備孕要補花膠?中醫教了解自身體質

坊間有不少備孕傳言,如吃花膠、鹿茸、龜苓膏、滴雞精等補品,可幫助備孕女性增加受孕機會。花膠本是女性養顏恩物,女士可能會因為月經不正常,或想孕前調理,就自行服用補品,但由於不清楚自己的體質...
3rd March, 2023 | In Medical

明星保養|周勵淇靠戒糖、養生湯水保養 分享手腳冰冷食療

周勵淇(Niki)與內地演員傅浤鳴結婚後,生下男寶寶,仍然可保持模特兒般好身材和十足的少女感!由於小時候身體弱,到二十多歲後開始養生習慣,堅持每天煲湯水喝,避免吃寒涼食物...
3rd March, 2023 | In INSPIRATION

花灑易藏汙納垢、長黴菌!達人曝用1清潔神物即輕鬆除黑垢!

 浴室潮濕的環境是黴菌的溫床,尤其每天洗澡都會使用到的花灑(蓮蓬頭),藏汙納垢的程度相當驚人!如何清潔避免滋生黴菌?專家傳授1周實用法,讓你輕輕鬆鬆就能把汙垢刷乾淨!...
2nd March, 2023 | In Well-Being / Infograph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