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成就
Bryan Mercurio教授 宏觀中美貿易戰況動態
「收集資訊時,要有批判思考,懂得分析求真,繼而不斷前行。」香港中文大學法學院李福善法律學教授Bryan Mercurio心底的這句格言,推動他致力在研究領域作卓越貢獻,並榮獲香港研究資助局頒發的2020年人文社科及社會科學傑出學者獎。
Mercurio教授是國際知名的法律學者,他專攻國際經濟法(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IEL),是貿易法和智識產權的權威,他在自由貿易協定、服務貿易、處理貿易爭端、國際投資法律等方面也有建樹。
法律的獨特魅力
Mercurio教授就讀本科時,已踏上學習法律之路。他說:「我對IEL感興趣,因為它不只是一種狹義的法律概念,而是建基於各地政府之間的聯繫;IEL與條約協議息息相關,是政府訂立出來以規管貿易與投資發展,它代表了法律、政治與經濟三者之間的相互作用與關係。因此當我們在這個領域研究和實踐時,都需要以更廣闊的角度思考。」
他認為,公眾需要知道政府妥協、推進自由貿易或允許外國商品進入市場等現象的原因,這正是推動政治目的和經濟所實行的法律。「政治、經濟與法律之間經常相互影響,成為IEL動態的部分,正是它的魅力所在。」Mercurio教授說道。
在香港展開新一頁
2007年移居香港前,Mercurio教授在澳洲悉尼新南威爾斯大學法律系任教,並在那裏認識了中大法律學院創院院長Mike McConville教授。「那時中大法律學院才成立不久,McConville教授剛好來到悉尼,也是我當時工作和居住的城市,向我介紹這所法律學院的美好願景,並給予我這個振奮人心的發展機會。雖然每天都有許多困難的工作,但日子過得非常有趣,這比單單只做研究和教學工作更有意義。」Mercurio教授回憶道:「我剛到香港的時候,受到亞洲地區的法律界歡迎,與區內學者和政府人員建立聯繫,這對我的學術研究與名聲有很大幫助。」
當Christopher Gane教授成為中大法律學院第二任院長期間,Mercurio教授任職副院長(研究),二人合作無間,他說:「中大法律學院打進QS世界大學排名前50名,我們致力培養研究人才,為年輕人提供機會,這一切也有助中大法律學院邁向成功。協助Gane教授建立中大法律學院的聲譽,是我在香港最難忘的經歷。」
貿易全球化的未來
Bryan Mercurio教授本次獲獎的研究題目為「重塑貿易全球化:中美貿易戰的影響和成效」,深入分析中美貿易戰、多邊貿易體系及貿易全球化的未來發展等問題,以了解中美貿易戰背後推手和對全球經濟的影響。Mercurio教授不但會分析貿易戰對涉事兩國的影響,同時打算分析這場「戰爭」對第三方國家產生的作用。
「貿易戰剛好發生在一個對全球貿易非常重要和動盪的時刻,世界貿易組織(WTO)等多方組成的機構,所制定的貿易規則無法有效應對貿易戰這類變化,然而這問題至少存在了10年。」Bryan Mercurio解釋道:「我研究目的是從宏觀的經濟治國角度解構貿易戰,嘗試將貿易問題放入中美地緣政治的背景分析,它也是中美戰略對抗的重要部分。」
Mercurio教授打算從這次貿易戰引起的混亂中,看看產生出怎樣的新秩序,他本來計劃到六個國家做實地考察,惟疫情令計劃延遲。他說:「多邊貿易系統的規則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建立,大多數國家脫離戰爭的混沌後便開始遵守,中美貿易戰帶來的最大威脅,是令整套規則有史以來首次受到挑戰。」
Mercurio教授同時認為,即使美國新任總統拜登和民主黨開始執政,這場貿易戰和中美之間的磨擦也難以停止,貿易戰對多邊貿易體系的影響,更可能波及不同國家與數以百萬計的人民。他指出:「如果貿易體系中的主要成員不嚴格遵行守則,或不尊重自己的義務,便會削弱相關機構的認受性和權力,如中美貿易戰中牽涉到的WTO,最終損害的是整個體系中的國家與商戶。」Mercurio教授預計:「中美兩國最終也將重回現存的貿易體系,人們可將WTO作為基礎,其他參與國再添磚加瓦,例如增設地區或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在我看來,地區之間與國家之間訂立自由貿易協定的情況將越來越普遍,雖然在某程度上會削弱世界貿易體系的主導地位,但貿易全球化的框架仍十分重要,在可預見的將來,這體系會繼續存在,惟發展緩慢。」
研究的熱忱與使命
在學術界工作超過15年,Mercurio教授建議有心投身研究的人,必須訂立明確目標。他說:「這代表你會不斷前進,並對社會產生一定影響,追隨你的興趣也很重要,如果你對正在研究的課題沒興趣,那就放棄它,再另作選擇。不要因為這話題正流行,或這研究能讓你升職才去做,否則你無法做到好的研究。我們(學者)是協助年輕一代塑造思維,這是很重要的使命,我們應該珍視。」
談到自己的座右銘時, Mercurio教授受到《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布蘭登·桑德森 (Brandon Sanderson)的啟發,他引用這位《王者之路》作者的說話:「假如我們不思考、不找到答案,那只是把知識遺留在書本中。」他相信:「身為學者、學生或社會一份子,我們最重要的價值不單是接收資訊,還有批判思考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