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晴報 - 中大醫說 15/04/2020
莫迪麟醫師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博士研究生、註冊中醫師
兩宋防治瘟疫歷史
近月香港受到新型冠狀病毒影響,中醫來說可稱之為瘟疫。而中國歷史上就發生了大大小小的瘟疫。根據不同學者考證,單單在北宋南宋,由太祖乾德元年到端宗景炎元年,就發生了22至49次瘟疫,多見於春夏兩季,特別以三月最為頻繁,每次瘟疫都給兩宋政府帶來考驗,因此兩宋政府制定了多項政策防治疫情。
由於疫情爆發地以都城為主(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人口眾多,宋徽宗政府參考隋代隔離麻風病人的「癘人坊」,系統成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政府管理的隔離措施,名為「安濟坊」,雖然安濟坊由僧人主管,但實際由醫者駐守,每房均是獨立而有專人記載病人健康情況及死亡情況,並由官方安排飲食。宋代政府設立多個部門,由管理宮廷的太醫院,到管理市民的惠民局,甚至成立官方藥劑署,名為方劑局及藥局。疫情暴發時,惠民局就擔當重要的角色。
宋代政府除了免費或低價醫治瘟疫病人外,還會「派糖」。政府會按比例賑災,特別是針對農村社區,為避免農村市民因生活問題大規模擠進市區,政府會盡一切努力安定農村社區,保障其日常所需。而其他部門亦會有相應措施應對疫情,如由宋真宗開始,為避免疫情在監獄爆發,政府會因應疫情,提早減刑,稱為「慮囚」。另外,又設立政府管理的公墓「漏澤園」,官方安排安葬受疫情影響下之死難者。
最後就是公共衞生方面,宋代政府力斥民間有關巫術迷信思想醫治瘟疫的方法,甚至阻止巫醫接觸瘟疫病人,只以官方醫學來醫治。宋代政府雖然知道疫情並非神靈所作,但依然保留祭祀或修築寺廟,用以安定民眾憂慮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