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收到讀者查詢,問「吐血」怎麼讀,「爆肚兒」是甚麼意思,能不能介紹一下。今天就簡單談談這兩個詞。
吐血︰正讀tùxiě
先看「吐血」。「吐」字有兩個讀音。第一個讀tǔ,「使東西從嘴裡出來」的意思。比如「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兒」、「吃棗要吐核兒」等等。另一個音讀tù,是指「消化道或呼吸道裡的東西不由自主地從嘴裡湧出來」。比如「嘔吐」、「上吐下瀉」等等。請留意「不由自主」這幾個字,這是區別讀tǔ還是讀tù的關鍵所在。出於主動的、可以控制的,讀tǔ;出於被動的、無法控制的,讀tù。「吐血」是「內臟出血由口中急湧而出」,屬於後者,應該讀「吐(tù)血」。反之,「吐痰」是可以控制的,就要說「請勿隨地吐(tǔ)痰」。
「血」也有兩個讀音。單獨使用時,讀xiě,如「流血了」。「血糊糊」、「血淋淋」也可以歸於單獨使用之列,讀成xiěhūhū、xiělīnīn。當「血」作為詞素與其他詞素組成合成詞時,要讀xuè。《普通話水平測試綱要》上的「血管」、「血液」、「血漿」、「血緣」等等,都讀xuè。但也有一個例外,「血暈」就要讀成xiěyùn。「吐血」屬於單獨使用的情況,所以讀「吐血tùxiě」。
爆肚兒︰北京小菜
再說「爆肚兒」。「肚」字也有兩種讀法。用於表示腹部時,讀dù,像「大肚子」、「肚子疼」。用於表示動物的「胃」時,讀dǔ,習慣讀成兒化dǔr,也可以說成「肚子dǔzi」。比如「豬肚兒」、「羊肚子」。
普通話的「爆肚兒bɑ̀odǔr」和粵語的「爆肚」不是一回事。「爆肚兒」是一種食品,就是把牛或羊的肚子切成絲,在開水裡稍微煮一下就撈出來,現吃現蘸作料。老北京的爆肚兒做得非常地道,《都門竹枝詞》裡就有專門描寫「爆肚兒」的詞句:「入湯頃刻便微溫,佐料齊全酒一樽,齒鈍未能都嚼爛,囫圇下咽果生吞。」
冬天的北京,在風雪的黃昏中,一盤爆肚兒,再要上二兩老白乾兒,嗯……美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