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教了十幾年的普通話,在學生的口中,常常會聽到一些「粵式普通話」。之所以稱為「粵式普通話」,是因為在這些「普通話」中,有些詞語的使用習慣和標準的普通話不同。「舊、老、大、久」這幾個詞的使用就存在這個現象。
在一所中學,我聽到一名十三歲的孩子對一名十四歲的孩子說︰「你比我老」;在香港電台的一個節目中,有一位嘉賓介紹自己的公司時說︰「我的公司已經成立了十九年,很老了」;平時還常常聽到有人說︰「明天我要去參加舊朋友的生日會」,「星期六,我約了舊同事一起吃飯」。
上述的句子,如果說的是粵語,可能沒有問題;但是,如果是用普通話說,那就成了典型的「粵式普通話」了。
年齡「大」
在現代漢語詞典中,「老」有年齡大的意思,「大」也有年齡大的意思。但「老」通常是用在真正年齡已經比較大的人身上,例如︰老人家、老婆婆、老公公。而對於一般人來說,普通話中更習慣用「大」字來表示年齡大,尤其是用在比字句上。六十歲的人對五十歲的人都可以說「我比你大」,更何況是十幾歲的孩子。所以兩名孩子之間的對話應該說︰「你比我大」,而不是說「你比我老」。
歷史「久」
上面我們說的是人的年齡,可以用「大」字來形容,但對於一家機構、一家公司,在一般情況下,普通話是不用形容年齡的「大」和「老」字來描述其成立時間的長短,而是習慣用「久」這個詞描述機構和公司的歷史。那「已經成立了十九年,很老了」,就應該說成︰「已經成立了十九年,很久了」。
「老」友念「舊」
在《現代漢語詞典》中,「舊」字有「過去的;老交情;老朋友」等意思。從語法上看,「我要去參加舊朋友的生日會」的說法是沒有問題的,但同樣是有一個習慣問題,普通話習慣用「老朋友」的說法,不常用「舊朋友」的說法;例如︰「我在路上碰上一個老同事」,「這是我認識了多年的老朋友」。但「舊」字也是有用武之地的,人們也是常常說「舊交」、「舊情」、「舊好」;也會說「懷舊」、「敘舊」、「念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