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普通話速遞

編號:251
文章:「丁克家庭」的演變
作者:孟淑文老師
分類:新詞

我曾在本欄提及「丁克家庭」這個詞語,它是指夫妻都有收入並自願不生育子女的家庭。在上個世紀的六七十年代已流行於歐美;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從八十年代起,選擇「丁克家庭」生活的人愈來愈多。

有收入但不生育

據一份資料顯示,北京巿自一九八四年以來結婚的夫婦中,約有20%自願不生育,人數多達七萬人,這些大多是年輕的白領夫婦,他們具有高學歷、高收入、高生活、高消費,被稱為「四高新人」。

成為「丁克家庭」的原因大多是以下三種情況:一種是生活壓力大、生活消費高,以致被迫進入「丁克」一族;另一種是有些人自小生活安逸,不願意承受傳統的生活方式,主動加入了「丁克」一族;再有就是高收入的人群,他們追求高品質的生活,因而成了天生的「丁克」。如果自己主動選擇做了「丁克」,這樣的家庭大都會堅持下去,任何外界的因素,例如父母的勸說、親友的提醒,對他們都不會起到甚麼作用的,他們都會堅持到底的。

「丁克」四級制

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時間的流逝,特別是人們生活的改善,有些本已選擇「丁克家庭」的夫婦,有不少又殺了個「回馬槍」。一位在婦產醫院工作的大夫,就談到產房中有不少高齡產婦,有些原來最初是不想要孩子的。這些改變初衷,邁出了「丁克家庭」的比例並不少,因而現在社會上又出現了「白丁」這個有趣的詞語,是指曾經把「丁克」當做一種目標,宣稱自己決定要做「丁克」的人,過了一段時間後,又主動放棄了,意思就是「白白地丁克了一回」。

除了「白丁」這個詞語外,「丁克家庭」中還有「丁克ing」,意思是「丁克進行時」,即是指仍在堅持丁克方式的人。此外,還有「丁克ed」,那是指「丁克」是被動的,因為生理原因不得已的「丁克」。更有趣的是,現在還出現了「丁狗」這詞語,這是一群發誓要把「丁克」發揮到最大程度狀態的人,他們以養狗代替養小孩兒,這些人是「丁克」的最高級別,因此也有人稱之為「骨灰級丁克」。

從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丁克」與「非丁」最大的不同在於是否以孩子為重心,是否願意承擔一份沉重的家庭責任。而「丁克」們隨著年齡的增長,愈來愈多的人開始成熟,願意承擔責任,由此看來,堅持「丁克」的人是真正需要極大的決心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