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個網友講了一則這樣的笑話。某日,她含情脈脈地用普通話打電話給她做救生員的丈夫,內容如下:
女:老公,外面有沒有鯊魚?
男:啊?我現在不在海邊,看不見。
女:電視台沒講嗎?
男:電視台沒說有鯊魚。
女:那你看看窗外邊就知道有沒有鯊魚了。
男:你傻啦,窗外邊怎麼能看得到?
女:那你看看有沒有人打傘就知道了。
……
噢,原來說了半天,妻子只是想知道外面有沒有「下雨」。這個笑話除了讓我們知道香港人說普通話的時候,仍存在問題鬧出笑話之外,也體會到普通話在香港的普及程度已大大提高了,並且已直接滲透到普通家庭。
混淆聲母聲調
那麼,為甚麼「下(xiɑ̀)雨」變成了「鯊(shɑ̄)魚」,主要原因是廣東人在分辨不清x和sh聲母的同時,往往還容易將i介母丟掉,所以讀xiɑ就變成了shɑ。
除此之外,廣東人在聲調方面也存在容易混淆的情況,特別是以第1和4聲及第2和3聲的混淆情況較普遍。如以上的例子就是將「下(第4聲)雨(第3聲)」錯讀成了「鯊(第1聲)魚(第2聲)」。
其實在教學工作中,學員讀錯聲調的情況非常普遍。記得有一次上課時也遇到類似的情況,那次說話的題目是關於服飾,一位同學在做陳詞總結時是這樣說的:「……我覺得穿衣服最講究的就是屍體整潔。」全體同學嘩然,最後才搞清楚,原來她想說的是「適(shì)體」,而不是「屍(shī)體」。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如:「優惠(yōuhuì)」說成「油灰(yóuhuī)」,「研究(yɑ́njiū)說成煙酒(yɑ̄njíǔ)」。
「入聲」惹的禍
廣東話的聲調有九個,而且其中還保留了由古漢語遺留下來的入聲,如:「穀(guk7)」、「畜(tsuk7)」、「粥(dzuk7)」等等﹔而普通話只有四個聲調,從表面上來看,似乎廣東話更難掌握。但廣東話的入聲字在歸入普通話的四聲時,沒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因此給香港人學習普通話的聲調帶來了一定的困難。看來要學好普通話還真得下點功夫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