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鄭宏泰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副所長(執行)
黃子為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副研究
自2020年嚴重社會衝突結束,新冠病毒疫情在香港蔓延,至今不知不覺間已兩年多。特區政府忙於控制疫情、恢復本地經濟,社會大眾轉為較關心抗疫與日常生計問題,希望生活可早日回到疫前狀况。不少人感覺現時香港政治氣氛漸趨冷卻,因此難免有香港市民再現政治冷感之說,認為對政治新聞不太關心。然而,根據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於7月進行的電話調查(註),仍有不小比例的香港市民對政治有一定程度興趣,時常留意本地政治新聞。
約半數市民關心政局 不容忽視
在調查中,雖然有過半數(55.5%)受訪者表示對政治沒什麼興趣或完全沒有興趣(簡稱缺乏興趣),但仍有逾四成(41.9%)回答對政治好有興趣或有些興趣(簡稱有興趣)。此外,30.4%受訪者表示每日都有閱讀、收聽或收看政治新聞,另有22.2%回答每星期幾次,只有27.7%人表示好少留意政治新聞或幾乎沒有閱讀。由此可見,約半數香港市民其實關心香港政治局勢發展,政治興趣不弱,不容忽視。
不過這不代表有利現時政府民望,因為我們不能單憑個人的政治興趣強弱,來判斷該人對政府的支持度高低,兩者關係牽涉到與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政治效能感(political efficacy)。簡單來說,政治效能感是指個人對自己政治行動影響力的認知,高政治效能感者會認為自己對政治局勢運作有較大影響力。
政治效能感可分為內在(internal)和外在(external)兩個類別。內在政治效能感是指個人對自己理解政治和參與政治能力的自我評價,高內在政治效能感的人會認為自己有能力參與政治,傾向不同意「有時候政治和政府的事好複雜,好似我這類人是好難了解的」這種看法。在調查中,有38.4%受訪者不同意這看法,較回答同意(27.4%)及一半半(29.7%)的比例多,反映香港市民的內在政治效能感不低,而內在政治效能感較高的人往往較熱心於政治。正因如此,政治興趣其實不低。
外在政治效能感則指個人相信政府官員及制度回應自己需求意見的程度。是次調查先後詢問受訪者是否同意「政府官員不太在乎我這類人的想法」,及「好似我這類人對政府的政策是無任何發言權」,分別有47.7%及43%同意這種看法,明顯高於不同意的比例,分別是12%及18.8%;另有33.7%及29.5%回答「一半半」,反映市民的外在政治效能感較弱,覺得政府官員及制度會重視自己意見的人,只是少數,可見低外在政治效能感的人,明顯多於高外在政治效能感者。在這情况下,即使市民政治興趣不低,社會大眾對特區政府的信任度亦只會處於普通水平。
根據以上兩題的答案,將受訪者分為高、中及低外在政治效能感3組,再與政治興趣及特區政府信任作交互表列分析,可見政治興趣及特區政府信任度的關係,會隨着外在政治效能感高低而改變(見表)。在低外在政治效能感時,有政治興趣者表示不信任的比例高達56.9%,明顯高於缺乏政治興趣者的34.5%;同時,有政治興趣者的信任比例有6.9%,低於缺乏政治興趣者的13.1%,顯示這時愈有政治興趣,愈不信任政府。
政治興趣及效能感 左右對政府信任度
不過當有高外在政治效能感時,政治興趣與特區政府信任的關係就會相反,兩者出現正向關係:有政治興趣者的信任比例高達64.9%,高於缺乏政治興趣者的31.9%;而不信任比例只有2.5%,少於缺乏政治興趣者的15.1%。換言之,市民要有政治興趣,同時有高外在政治效能感,才會信任政府;如果缺乏外在政治效能感,政治興趣只會削弱對政府的信任。
這是由於有政治興趣者往往對政府政策較有想法,熱中政策討論及政治參與,因而希望政府聆聽及重視他們的意見。如果他們的外在政治效能感高,感到政府會認真回應他們的訴求,因此感到滿足,並且信任及支持政府。反之,若覺得政府未能有效回應其訴求,就會非常失望。另一方面,缺乏政治興趣者本身不太期待政府回應,不滿情緒因而較低。
新一屆特區政府上任不久,正就第一份施政報告諮詢公眾,相信不少對政治有興趣人士都留意施政報告,當中的外在政治效能感較高人士可能會在諮詢期間表達意見,特區政府理應好好處理這些意見;即使未能完全接納,都需表示已充分考慮,說明未能實踐的因由,以及政府須兼顧的其他層面,讓市民大眾理解,避免他們的信任下降。
而雖然外在政治效能感較低者未必會表達想法,但他們會關心施政報告內容,政府亦應採取主動,既了解他們的想法,亦應該以更貼近市民大眾的語言回應其訴求。透過不同方法與具不同政治效能感市民的接觸和諮詢,提出不同回應互動,才能提高不同社群對政府的信任,從而加強管治效能。
註:調查對象是年滿18歲、操粵語或普通話的香港居民,樣本均為機率樣本,採用雙框電話號碼(家居固網電話及手提電話)取樣設計,成功訪問702名市民(家居固網電話為338人;手提電話為364人),家居固網電話及手提電話樣本的成功回應率,分別為25.5%和25.9%;若將可信度設於95%,樣本誤差約在±3.7個百分點內,數據分析已作加權處理。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