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倡議新藥物治療標準逆轉腦血管硬化
1. 研究背景
- 中風屬於急性病症,是本港成年人永久致殘的主因
- 中風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由血栓或栓塞所造成的缺血(缺乏血液供應)(ischemic stroke);一種是由出血所造成的(hemorrhagic stroke)
- 整個亞洲區內,誘發缺血性中風的最普遍成因是髗內血管粥樣硬化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Disease – ICAD / intracranial stenosis)
- 據以往統計,患者一年內復發率可高至20%,顯示沿用的藥物治療方案效果有欠理想
2. 研究目的
- 透過前瞻性、學術導向的研究,評估症狀性腦動脈粥樣硬化在藥物治療下的演變過程,有助提供科學依據來了解中風復發機制及優化預防策略
3. 研究方法
在2006年至2013年間,招募了50位因高程度(≥70%)腦動脈粥樣硬化狹窄導致(high-grade ICAD stenosis)的中風患者(平均年齡63.4歲)參與研究。
參加者分別於藥物治療開始前及開始後12個月接受3D旋轉血管造影檢查(3-dimentional rotational angiography – 3DRA),以評估腦動脈粥樣硬化演變情況
參加者接受嚴格的藥物治療方案,以控制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見下表:
現行中風患者藥物治療控制指標與更嚴格的標準對比
風險因素 Risk Factors | 現行指標 Current Baseline | 研究倡議之新標準 Suggested Baseline |
---|---|---|
戒煙 | 建議戒煙 | 建議戒煙並積極跟進 |
低密度蛋白膽固醇 (low-density lipoprotein) | <2.6mmol/L | <1.8 mmol/ |
糖化血色素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 HbA1c) | 7.0% | 6.0% |
收縮壓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 <140mmHg | <130mmHg condition of patients) |
- 另外,我們亦評估了中風復發患者的腦梗塞形態學(infarct topography),並對其進行了微栓子(microemboli)監測
- 對照組為143位腦動脈粥樣硬化狹窄導致的中風患者
(參與了本中心另一項已經發布成果的研究)
4. 研究結果
- 總體而言,動脈粥樣硬化狹窄由79%降至63%(p<0.001)
- 90%參加者的腦血管硬化閉塞沒有加重或出現顯著好轉(詳見下表)
患者動脈粥樣硬化狹窄演變情況 Qualifying Lesions | 人數 (佔總人數比率) Number (%) |
---|---|
顯著好轉(狹窄程度降低>10%) Remarkably regressed (stenosis reduced >10%)
| 24位 (49%) |
閉塞沒有加重(狹窄程度降低±10%) Remained quiescent (stenosis same or ±10%)
| 21位 (43%) |
加重 (狹窄程度增高>10%) Progressed (stenosis increased >10%) | 4位 (8%) |
- 在危險因素控制力度上,所有患者(包括出現或未出現中風復發,或是狹窄好轉/無加重/加重)均無差別
- 接受藥物治療前糖化血色素越高的患者出現更為明顯的狹窄好轉
- 在一年後的臨牀及血管造影跟進中,發現6位患者出現了中風復發,其中5位的腦梗塞型態為沿著內部或前分水嶺區單一的、或串珠樣病灶(soitary or rosary like acute infarcts along the internal or anterior boarder zones),2位在經顱多普勒超聲(transcrania Doppler ultrasound - TCD)檢查中出現微栓子陽性(microemboic signals)。
- 新藥物治療方案成功令中風復發率由23%降至14%
5. 總結
經12個月的嚴格藥物治療後,大多數的症狀性動脈粥樣硬化狹窄閉塞沒有加重或出現顯著好轉
動脈-動脈栓塞(artery-to-artery thromboembolism)並分水嶺區血管的栓子清除率下降(impaired washout at boarder zones)則為中風復發(stroke recurrence)的常見機制
研究結果已於國際期刊Annals of Neurology 2015年3月號發表,期望此中風藥物治療的新標準將使本港,以至亞洲更多中風患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