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Start main content

Press Releases

Press Releases

https://www.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cuhk-establishes-chow-yuk-ho-technology-centre-for-innovative-medicine-an-interdisciplinary-collaboration-to-transfer-biomedical-engineering-research-into-clinical-practice
https://www.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cuhk-establishes-chow-yuk-ho-technology-centre-for-innovative-medicine-an-interdisciplinary-collaboration-to-transfer-biomedical-engineering-research-into-clinical-practice

中大成立周毓浩創新醫學技術中心 促進醫學及工程跨學科合作 轉化尖端科技至臨床應用

生物醫學工程是一門跨學科專業,將工程學的理論及技術運用於醫學領域之中,推動創新醫療技術的發展,造福病人。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正式成立周毓浩創新醫學技術中心,為中大醫學院及工程學院的教研人員提供跨學科的交流及合作平台。中心於今天(1月30日)舉行開幕典禮,邀請了國際公證人及中國委託公證人周佩芳律師、創新科技署署長王榮珍女士、中大校長沈祖堯教授、中大副校長張妙清教授霍泰輝教授、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中大工程學院副院長金國慶教授及中大周毓浩創新醫學技術中心主任趙偉仁教授擔任主禮嘉賓,與逾百名醫學及工程業界的來賓一同見證這項盛事。

 

中大醫學院以往有不少將科研成果轉化至臨床應用的成功例子,例如直接在病人體內進行縫合及止血的「鷹爪縫合器」,可減低病人因開刀而出現併發症的風險;而利用母體血漿基因排序的「無創性產前診斷技術」,能有效測試胎兒是否患有唐氏綜合症,該技術自2011年推出至今,全球已有50多個國家使用,處理超過70萬宗個案。

 

借鑑這些成功例子,中大周毓浩創新醫學技術中心將以創新研究和技術加強臨床醫學治療、造福病人為宗旨,讓醫學院的臨床醫生及工程學院的工程師交流合作,推進生物醫學工程的創新研究。

 

中大校長沈祖堯教授致辭時表示:「中大工程學院及醫學院在生物醫學科技的創新研究及臨床應用方面有不少驕人的往績,藉著周毓浩創新醫學技術中心的成立,我們希望能匯聚工程學院工程師及醫學院臨床醫生,以促進醫工在生物醫學工程的學術交流及合作,研發及實踐創新醫學技術至臨床應用,最終讓病人得益。」

 

創新科技署署長王榮珍女士表示:「中大周毓浩創新醫學技術中心的成立是勇敢而有迫切需要的一步,因為不同科學領域的融合有助研發創新科技,從而帶動醫療技術發展,改善現行的醫療方案。跨學科的合作已經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這亦是特區政府所認同的理念。」

 

中大周毓浩創新醫學技術中心主任趙偉仁教授表示:「本中心以醫療機械人醫學、醫學成像及生物醫學傳感三大生物醫學工程範疇為研究重點,如納米機器人技術、創新神經影像學及無創醫學監測等。我們希望能在不久的將來,本中心能研發更多臨床應用的醫療儀器和技術,為病人提供更適切的治療方法。」

 

中大周毓浩創新醫學技術中心的成立有賴周佩芳律師的慷慨捐款,以紀念其先父周毓浩先生興學育才之善行,同時肯定中大校長沈祖堯教授對醫學科研及學術發展所作出的貢獻。

 

中大周毓浩創新醫學技術中心現設有基礎研究實驗室及動物實驗室,以進行創新醫療設備的臨床前實驗和測試,並開展各項基礎研究計劃。業界人士如有興趣了解更多中心的詳情,可電郵至tcim@cuhk.edu.hk查詢。

 

中大校長沈祖堯教授(右)與捐款人周佩芳律師主持中大周毓浩創新醫學技術中心揭幕儀式。

中大校長沈祖堯教授(右)與捐款人周佩芳律師主持中大周毓浩創新醫學技術中心揭幕儀式。

中大周毓浩創新醫學技術中心主任趙偉仁教授、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

(左起) 中大周毓浩創新醫學技術中心主任趙偉仁教授、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中大副校長霍泰輝教授、中大校長沈祖堯教授、創新科技署署長王榮珍女士、中大副校長張妙清教授,以及中大工程學院副院長金國慶教授。

百多名醫學及工程業界的來賓出席中大周毓浩創新醫學技術中心的開幕典禮。

百多名醫學及工程業界的來賓出席中大周毓浩創新醫學技術中心的開幕典禮。

出席典禮的嘉賓與業界代表參觀中心設施。

出席典禮的嘉賓與業界代表參觀中心設施。

 

更多新聞稿

中大成功研發可在體內快速傳輸的「生物合成軟體微型機械人」 突破現有儀器限制 深入狹窄腔道治療消化道疾病

中大成功研發可在體內快速傳輸的「生物合成軟體微型機械人」 突破現有儀器限制 深入狹窄腔道治療消化道疾病

研究
中文大學與倫敦帝國學院共同推動創新醫療科技

中文大學與倫敦帝國學院共同推動創新醫療科技

國際合作
中大成功完成全球首宗利用內鏡手術機械人進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治大腸癌

中大成功完成全球首宗利用內鏡手術機械人進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治大腸癌

外科創新技術
中大與世界頂尖學府加強跨學科醫療機械人研究合作 重塑醫學診斷和治療的未來發展

中大與世界頂尖學府加強跨學科醫療機械人研究合作 重塑醫學診斷和治療的未來發展

國際合作
中大完成全球首個多專科單孔微創機械人手術臨床研究 證新技術有效深入以往難達位置進行精準治療

中大完成全球首個多專科單孔微創機械人手術臨床研究 證新技術有效深入以往難達位置進行精準治療

外科創新技術
李嘉誠基金會啟動《愛能助》兒童癌症項目 資助兒童罕見癌症

李嘉誠基金會啟動《愛能助》兒童癌症項目 資助兒童罕見癌症

捐款
中大獲香港賽馬會捐助近七千八百萬港元 為全港3萬名兒童提供全面眼科檢查及眼科醫生顯微手術培訓

中大獲香港賽馬會捐助近七千八百萬港元 為全港3萬名兒童提供全面眼科檢查及眼科醫生顯微手術培訓

捐款
中大率先將「文物觀賞」融入醫學教育 效法耶魯醫學院模式 提升觀察及表達能力 裨益臨床診症

中大率先將「文物觀賞」融入醫學教育 效法耶魯醫學院模式 提升觀察及表達能力 裨益臨床診症

教育
港韓瑞三地學者聯手研頂尖醫學科技 創新納米技術治療消化道及心血管疾病

港韓瑞三地學者聯手研頂尖醫學科技 創新納米技術治療消化道及心血管疾病

國際合作
香港中文大學與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結盟 共同研發創新醫學科技治腸胃病

香港中文大學與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結盟 共同研發創新醫學科技治腸胃病

國際合作
香港中文大學「呂志和卓越青年學者獎勵計劃」正式成立 逾千萬港元獎學金助優秀醫學生海外深造

香港中文大學「呂志和卓越青年學者獎勵計劃」正式成立 逾千萬港元獎學金助優秀醫學生海外深造

捐款
中大包素菊黃斑病變治療及研究中心開幕 公布最新研究揭示血管生成素2與濕性老年黃斑病變有密切關係

中大包素菊黃斑病變治療及研究中心開幕 公布最新研究揭示血管生成素2與濕性老年黃斑病變有密切關係

捐款
中大再獲夏約書孤兒症基金會支持新生兒篩查服務 新增「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檢測

中大再獲夏約書孤兒症基金會支持新生兒篩查服務 新增「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檢測

捐款
中大醫學院成功植入「脈衝產生器」醫治胃酸倒流

中大醫學院成功植入「脈衝產生器」醫治胃酸倒流

外科創新技術
亞洲首例 中大率先引入「胃起搏器」 助胃癱病人恢復消化功能

亞洲首例 中大率先引入「胃起搏器」 助胃癱病人恢復消化功能

外科創新技術
中大與夏約書孤兒症基金會攜手合作 於本港率先推出新生兒代謝篩查計劃

中大與夏約書孤兒症基金會攜手合作 於本港率先推出新生兒代謝篩查計劃

捐款
中大舉行呂志和臨床醫學大樓命名典禮

中大舉行呂志和臨床醫學大樓命名典禮

里程碑
中大利榮傑高等眼科培訓及教育中心今天正式開幕 配備最先進眼科診斷技術及培訓設施

中大利榮傑高等眼科培訓及教育中心今天正式開幕 配備最先進眼科診斷技術及培訓設施

捐款
中大羅桂祥綜合生物醫學大樓今天正式開幕

中大羅桂祥綜合生物醫學大樓今天正式開幕

里程碑
中大青少年泌尿治療中心今天開幕

中大青少年泌尿治療中心今天開幕

捐款
中大在內鏡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成功完成全港首宗無創內鏡機械人手術

中大在內鏡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成功完成全港首宗無創內鏡機械人手術

外科創新技術
中大率先引入無創經口內鏡賁門切開術治療食道功能失調症

中大率先引入無創經口內鏡賁門切開術治療食道功能失調症

外科創新技術

我們的專家

醫學院的許多專家都可以接受媒體採訪。
點擊此處查看專家名單或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