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最新研究揭示本港每年逾十萬非酒精性脂肪肝新症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全球最常見的慢性肝病。根據2012年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發布的資料顯示,本港脂肪肝患者佔成年人口27%,情況十分普遍。礙於檢測的限制,脂肪肝的病發率一直不得而知。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於2008至2013年間,進行全港首次利用質子磁力共振波譜檢測脂肪肝的研究,結果揭示本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發率在三至五年間高達13.5%。研究結果已於國際期刊Journal of Hepatology 2015年一月號中發表。
若脂肪佔肝臟5%以上,便代表已患上脂肪肝。脂肪肝分為酒精性及非酒精性兩種,前者因攝取過量酒精,後者則常與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及中央肥胖等代謝綜合症有關。脂肪肝無明顯病徵,嚴重者可惡化為肝硬化,甚至肝癌。
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於2008年至2010年間隨機邀請922人量度肝脂肪量,當中658名參加者檢測結果顯示無脂肪肝。3年後,這批無脂肪肝人士有565人接受跟進研究,發現有76人(13.5%)出現脂肪肝。由此推斷,非酒精性脂肪肝在三至五年的平均發病率為13.5%。
研究同時發現年過40的女士較容易出現脂肪肝,病發率比年輕女士高出3至4倍,而男士則不受年齡因素影響。研究顯示,在前後兩次檢查中身高體重指數標準(2) 的參加者中,只有8%的人患上脂肪肝;而在第二次檢查中體重由標準升至超重(≥23kg/m2) 的參加者中,則有20%的人患上脂肪肝,可見脂肪肝病發風險與體重上升有密切關係。除此之外,腰圍增加和血脂偏高人士亦是患脂肪肝的高危一族。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腸胃及肝臟科主任陳力元教授指出:「根據研究數據,我們估計香港每年約有3至4%的成年人患上脂肪肝,即每年有逾十萬新症。患者可透過建立良好飲食習慣,常做運動和控制體重等逆轉脂肪肝。」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腸胃及肝臟科黃煒燊教授續稱:「我們建議高危人士,包括體重偏高/持續上升、腰圍增加、血脂偏高、年過40的女士及有代謝綜合症如糖尿病、高血壓患者,每三至五年進行一次肝脂肪檢查,以便盡早跟進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