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將開展最新「細胞治療」臨床研究 首階段引入CAR-T治療血癌新方法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將開展利用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簡稱CAR-T細胞)技術的細胞治療臨床研究,首階段為血癌患者提供治療,冀提升患者的存活率及延長存活期。為此,中大正計劃成立全港首個符合「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簡稱GMP)」的CAR-T細胞實驗室。相關設施預計於2020年成立,並於取得GMP後正式展開臨床研究。研究團隊期望,日後將CAR-T細胞治療進一步應用到其他癌症,讓更多病人受惠。
CAR-T細胞治療如替免疫細胞裝上雷達 準確將癌細胞鎖定及毀滅
癌症一直是本港的頭號殺手,而包括白血病和淋巴癌的血癌,為本港十大致命癌症之一。本港每年近2,000名血癌新症患者中,約半數為65歲以下,當中更不乏兒童和年輕患者。
血癌患者一般會接受化療,治癒率為30%至80%,但因會同時傷害正常細胞,帶來副作用和併發症。倘若化療失效,患者便有機會轉為接受血液幹細胞移植,治癒率為30%至60%,但同樣有機會出現嚴重併發症。
中大醫學院李樹芬醫學基金腫瘤學講座教授暨香港癌症研究所包玉剛癌症中心總監陳德章教授指出:「癌症治療的困難之處,在於癌細胞會不斷作出相應的突變,出現抗藥性,所以抗癌治療往往在一段時間後便失效。故此,為癌症患者找出療效持久和副作用較低的治療,相當重要。」
近年,醫學界著力發展免疫治療,透過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殺死癌細胞。其中,透過基因技術令病人自身免疫細胞能辨認出癌細胞,兼針對性將之毀滅的細胞治療,有機會為患者帶來長期的治癒作用, CAR-T細胞治療便是其中一種。
中大醫學院病理解剖及細胞學系教授吳香玲教授解釋:「要進行CAR-T細胞治療,首先要從患者血液中提取免疫T細胞。T細胞本身是負責保護身體免於外來病原的攻擊,但癌細胞卻能隱藏於一般細胞之中,避開T細胞的攻擊。CAR-T細胞治療便是在合規格的實驗室內,透過基因技術令原本無法辨別癌症的T細胞,在其表面出現如雷達般的受體。當帶有受體的T細胞被輸回患者體內,就可精準鎖定患者體內的癌細胞位置,殺死這些癌細胞。」
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教授李志光教授補充:「CAR-T細胞治療能透過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殲滅癌細胞,帶有受體的T細胞能夠針對性地對付癌細胞,減低對正常細胞的影響,更可在患者體內維持抗癌作用,令整體存活期延長。」
設施預計於2020年落成 並取得GMP
要發展CAR-T細胞治療,關鍵是要有合規格的實驗室。就此,中大將設立CAR-T細胞治療的設施,以進行「將受體嵌入T細胞」,以及「將T細胞擴增至足夠數量以殺死癌細胞」的技術,並就這些專業技術培訓專才。相關實驗室的設計和構造均以符合GMP為目標,保持最高的安全質量。
中大協理副校長(創新及企業)李康善博士表示:「我們將會與香港科技園公司合作,預計這所為發展CAR-T細胞治療而設的實驗室,能於2020年落成,並於取得GMP認證後正式展開相關臨床研究項目。相信透過推動這項創新發展,能夠為本港以至鄰近地區有需要的患者提供更多治療選擇。」
冀將CAR-T細胞治療應用到其他癌症
現時於海外已有兩款CAR-T細胞治療可供白血病和淋巴癌患者選擇,海外部分治療中心亦有提供相關治療。李志光教授補充:「中大亦正積極籌備為罹患白血病和淋巴癌的兒童及成年病人,進行CAR-T細胞治療臨床研究,冀患者日後於本地亦能夠接受這種新一代治療。我們更期望,實驗室將來能為不同癌症找出對應的受體,令CAR-T細胞治療應用到其他癌症,讓更多病人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