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率先采用三维心脏超声波以识别高风险二尖瓣脱垂患者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系主任余卓文教授、心脏科助理教授李沛威教授及外科学系心胸外科组主管颜慕勤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率先采用三维心脏超声波技术以识别高风险二尖瓣脱垂患者,首次发现二尖瓣脱垂患者的二尖瓣环由马鞍形变成了扁平结构。扁平的二尖瓣环更容易受磨损的影响,这样病人会更容易演变为二尖瓣膜变形、瓣肌腱破裂,最终形成严重的二尖瓣返流。研究成果已经刊载于近期的国际心血管医学权威杂志《Circulation》上。
二尖瓣是心脏中的瓣膜,由两个瓣膜组成。正常运作的二尖瓣可令血液从左心房流向左心室,但当其中一个或两个瓣膜不能在正确的位置闭合时,就会出现二尖瓣脱垂,并有机会演变成为二尖瓣返流,即血液返流到左心房及肺。在全港人口当中,二尖瓣脱垂的出现率约为3%,患者中约有7%会演变为更严重的二尖瓣返流。二尖瓣返流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疲劳、虚弱、脚跟、腿或腹部肿胀,甚至猝死。这些病人需要通过手术来修复或更换二尖瓣。
传统的二维心脏超声波检查只容许医生在横切面观察心脏。然而,二尖瓣是一个复杂的三维结构,并在心脏中快速移动。为掌握治疗病人的重要资讯,中大率先采用三维心脏超声波以识别高风险二尖瓣脱垂患者,并于2010年至2012年期间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招募了112名研究对象,年龄介乎21岁至85岁,其中36名是严重的二尖瓣返流病人,32名是患有二尖瓣脱垂却没有或只有轻微二尖瓣返流的病人,12名因其他原因导致严重二尖瓣返流的病人,余下(32名)则是没有二尖瓣返流病征的人士。
该研究以全新的三维角度分析他们的二尖瓣,结果发现附在二尖瓣上的纤维环,即二尖瓣环,是一个类似马鞍形的三维结构,主要功能是减轻心脏因不断搏动而连续施加在二尖瓣上的压力。当二尖瓣过度磨损会引起瓣膜加速退化、形状改变并损坏心瓣的其他结构。研究团队首次提出严重二尖瓣脱垂病人的二尖瓣环由马鞍形变成了扁平结构,因此更容易受磨损,演变为二尖瓣膜变形,导致瓣肌腱破裂,最终发展为严重的二尖瓣返流。
研究团队的另一项发现,扁平二尖瓣环的病人出现严重二尖瓣返流的风险是马鞍形二尖瓣环病人的7倍。在参与研究的36名有严重返流的二尖瓣脱垂病人当中,24人(约67%)的二尖瓣环属扁平形,在32名只有轻微返流的二尖瓣脱垂病人当中,只有6人(约17%)属扁平形二尖瓣环,而在没有二尖瓣返流病征的人士和由其他原因引致严重二尖瓣返流的病人当中,并没发现扁平形二尖瓣环。
研究结果将有助医生识别高风险的二尖瓣脱垂患者,采取相应措施如定期的经胸腔心脏超声波检查去监察。为避免二尖瓣的过度磨损,中大建议高风险病人应更注意控制血压和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