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率亚洲肾科专家倡议慢性肾病早期诊断计划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肾脏科主任兼名誉教授李锦滔教授及名誉临床副教授周启明医生,早前联同亚太区顶尖肾科专家提出倡议,推动慢性肾病早期诊断计划,当中不少支持者为不同国家地区的肾科学会主席。有关倡议已刊载于最新一期的亚太区肾科学会官方期刊《Nephrology》(2011年第十六期)。
按肾功能衰竭的严重程度,慢性肾病大致可分为五期:第一期的肾功能相对较佳,第五期(末期)则表示肾功能衰竭。全亚洲约有12%至16%的人口已确诊患上不同程度的慢性肾病,而患上末期肾衰竭的病人数目,更有上升趋势。在香港,约有33%六十岁以上的长者患有高血压、蛋白尿、血尿及糖尿等问题,他们患上慢性肾病的风险相对会较高;而四十一至六十岁及二十至四十岁的年龄组群则分别有24%及9.7%会出现这些导致慢性肾病的风险因素。
根据香港医院管理局去年的报告显示,全港共有7,372名病人患上末期肾衰竭,需要接受透析或肾脏移植治疗;而平均每一百万人就有134宗末期肾衰竭新症。肾衰竭病人需要接受透析治疗的首三个最普遍成因为糖尿病(46.2%)、肾小球发炎(20.2%)及高血压(9.7%)。慢性肾病不论对病人或社会均会带来沉重负担,推动早期诊断及预防慢性肾病恶化,对减少末期肾衰竭患者的人数有着关键作用。
有见及此,李锦滔教授及周启明医生倡议推动慢性肾病早期诊断计划,并结集亚洲其他相关专家的意见,为国际医疗机构及专业团体在制定早期诊断及预防慢性肾病的整体策略提供宝贵数据。有关倡议涵盖患慢性肾病的高危人口、诊断工具及筛检后的介入治疗,详情如下:
- 目标群组
- 糖尿及高血压病人
- 家族患有慢性肾病的人士
- 服用会对肾脏构成潜在损害的药物、草药或物质
- 曾经急性肾脏受损的病人
- 年届六十五岁以上长者
- 诊断工具
- 常规尿蛋白测试试纸(若呈阳性需重覆测试)
- 红血球测试试纸(需用显微镜核实尿液结果)
- 以血清肌酸酐浓度为基准的肾小球滤过率测试
- 筛检后的介入治疗
- 病人被诊断患上慢性肾病后,应被转介至有处理肾病病人经验的家庭医生再作跟进。家庭医生会按照获发的指引及临床诊断的结果,以评估病人肾功能衰竭的程度及衰竭期数,然后决定是否需要转介至肾科专科医生作进一步跟进。
总结而言,中大提倡及早采取适当的措施,推行慢性肾病早期诊断及预防计划,并呼吁市民大众增加对这疾病的认识及警觉性,藉此减低患上慢性肾病的发病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