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Start main content

Press Releases

Press Releases

https://www.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cuhk-study-demonstrates-a-2-5-fold-increase-in-myopia-incidence-in-children-during-covid-19-pandemic-due-to-less-time-outdoors-and-more-time-on-screens
https://www.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cuhk-study-demonstrates-a-2-5-fold-increase-in-myopia-incidence-in-children-during-covid-19-pandemic-due-to-less-time-outdoors-and-more-time-on-screens

中大發現新冠疫情期間本港學童近視發病率為疫情前2.5倍 研究指減少戶外活動時間及增加使用電子產品為主因

COVID-19 study on myopia

中大醫學院發現新冠疫情期間,本港學童近視發病率出現「近視爆發式增長」,為疫情前的2.5倍。

(左起) 中大何善衡視覺科學講座教授彭智培教授、中大何善衡眼科及視覺科學講座教授兼中大醫學院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系主任譚智勇教授、副教授任卓昇醫生及護士長吳佩霞女士。

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多個國家採取了學校停課及社交限制措施以減緩病毒傳播,香港亦於疫情嚴峻期間多次實施停課或暫停面授課堂。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由於生活模式的改變,日常戶外活動減少,令室內近距離工作如使用電腦或閱讀的時間增多,導致香港學童出現「近視爆發式增長」(myopia boom)。

 

中大醫學院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早前進行的一項前瞻性研究,評估在新冠疫情期間,香港學童近視發病率和近視情況所受到的影響。結果發現疫情期間本港學童近視發病率為疫情前的2.5倍。團隊希望研究結果能提高大眾警覺,關注學童近視問題,並解決潛在的公共醫療危機。研究結果已發表在國際期刊《英國眼科雜誌》

 

香港為全球最高近視患病率城市之一

 

近視是全球最常見的眼疾,成因是眼球過度生長,導致不能看清遠距離的物體,嚴重可引發多種致盲併發症。據預測,到2050年,全球將近一半人口患有近視,當中東亞人口的患病率最高。而香港是全球近視患病率最高的城市之一,有四成以上8歲學童患有近視。

 

中大何善衡眼科及視覺科學講座教授兼中大醫學院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系主任譚智勇教授表示:「新冠疫情期間,兒童近視的爆發式增長令人擔憂。香港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絕大多數人居住在市區,難以獲得足夠戶外空間。這種情況下,學童在戶外活動的時間大大減少,反而有更多的時間用於近距離工作,如使用電腦或閱讀,而這兩種行為與近視極爲相關。」

 

中大何善衡視覺科學講座教授兼汕頭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汕頭國際眼科中心院長彭智培教授解釋說:「深近視(600度或以上)會導致一些致盲併發症,包括青光眼、黃斑病變、視網膜脫落和白內障。戴眼鏡或進行激光屈光手術可以幫助改善視力,但不能防止眼球拉長的問題或降低出現併發症的風險,因此應以預防近視爲佳。」

 

Dr. Jason Yam

是次研究的首席研究員任卓昇醫生表示,學童在疫情期間的近視增長,主要由於日常戶外活動減少,令室內近距離工作增多導致。

Nicole

Nicole在去年1月只有400度近視,在疫情期間的8個月內,增至525度。她表示因為上網課令觀看電子屏幕的時間增多,出現眼乾,或流眼水的情況。

學童平均每日有7小時面對電子屏幕 戶外活動卻只有24分鐘

 

研究團隊於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即新冠肺炎爆發、學校停課和社交活動受限制的期間,招募了709名6至8歲兒童參與研究並隨訪八個月,了解他們的視力發展(下稱為「新冠疫情組」)。對照組為1,084名同年齡層的兒童,他們在2020年1月前已完成三年的隨訪。團隊為參加者檢查視力,並了解他們近距離工作的習慣(包括閱讀及觀看電子屏幕)和進行戶外活動的時間。

 

結果顯示新冠疫情組的學童近視發病率為疫情前的2.5倍,近視加深情況亦明顯變差。

 

 

新冠疫情組對照組

估算每年近視發病率

30%

12%

估算近視加深速度

每年加深80度

每年加深41度

估算眼軸增長

每年0.45mm

每年0.28mm

研究亦具體顯示新冠疫情前後學童的生活模式轉變。

 

 

新冠疫情組

對照組

戶外活動的時間

平均每天24分鐘

平均每天約75分鐘

室內使用電子屏幕的時間

平均每天7小時

平均每天大約2.5小時

Nicole

中大團隊建議學童要養成健康使用電子產品的習慣,每使用30分鐘便休息30秒。亦鼓勵他們每天花2小時或每周14小時接觸戶外環境,有助預防及減慢近視加深。

研究的首席研究員、中大醫學院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副教授任卓昇醫生表示:「我們發現在新冠疫情期間有更多學童患上近視,而有近視的小朋友加深速度亦變快,這與他們進行戶外活動的時間顯著減少和近距離工作時數增加息息相關。多進行戶外活動、適量接觸陽光以增加分泌多巴胺有助預防及減慢近視加深,我們建議學童每天花2小時或每週14小時接觸戶外環境。與此同時,我們亦需要解決目前對電子產品日益依賴的問題。隨著越來越多的課堂須在線上進行,利用電子產品閱讀和寫作的習慣日漸普及,導致孩子們近距離工作時間也越來越多。老師和家長應幫助孩子養成健康使用電子產品的習慣,適時讓眼睛得到充分休息。在預防兒童近視加深方面,現時亦能夠透過藥物或光學方法有效控制情況,減低風險。」

更多新聞稿

中大研究首證低濃度阿托品眼藥水有效減慢兒童近視加深速度且副作用少

中大研究首證低濃度阿托品眼藥水有效減慢兒童近視加深速度且副作用少

研究
中大醫學院研究顯示新冠康復者有較高風險出現乾眼症

中大醫學院研究顯示新冠康復者有較高風險出現乾眼症

研究
中大推行香港兒童眼疾普查研究計劃

中大推行香港兒童眼疾普查研究計劃

臨床服務
港大及中大醫學院聯合研究證實 吸煙及肥胖令患上重症新冠肺炎的風險增加65%至81%

港大及中大醫學院聯合研究證實 吸煙及肥胖令患上重症新冠肺炎的風險增加65%至81%

研究
中大領導國際團隊成功研發全球首個人工智能系統 只需「眼底相」即可準確偵測阿茲海默症

中大領導國際團隊成功研發全球首個人工智能系統 只需「眼底相」即可準確偵測阿茲海默症

研究
大型臨床研究證中大腸道微生態配方 (SIM01) 能減新冠及其他細菌和病毒感染風險

大型臨床研究證中大腸道微生態配方 (SIM01) 能減新冠及其他細菌和病毒感染風險

研究
中大研究建議本港安老院舍應維持現有防疫措施

中大研究建議本港安老院舍應維持現有防疫措施

研究
中大港大研究發現新冠口服藥可降低住院患者死亡風險近八成 並可顯著減低門診患者入院率近九成

中大港大研究發現新冠口服藥可降低住院患者死亡風險近八成 並可顯著減低門診患者入院率近九成

研究
港大醫學院與中大醫學院聯合研發嶄新ROTA技術 可診斷出早期青光眼和視神經病變

港大醫學院與中大醫學院聯合研發嶄新ROTA技術 可診斷出早期青光眼和視神經病變

研究
中大成功開發實時生物信息平台評估新冠疫苗效用 針對變異病毒 準確度達95%

中大成功開發實時生物信息平台評估新冠疫苗效用 針對變異病毒 準確度達95%

研究
中大醫學院獲醫管局支持開展香港首個大型長新冠研究 協助政府策劃更全面的長新冠醫療服務

中大醫學院獲醫管局支持開展香港首個大型長新冠研究 協助政府策劃更全面的長新冠醫療服務

研究
本港兒童疫情期間生活習慣全線失守 疫下兒童超重和肥胖比率增近兩倍    疫後抗拒「重回正軌」

本港兒童疫情期間生活習慣全線失守 疫下兒童超重和肥胖比率增近兩倍 疫後抗拒「重回正軌」

研究
中大研究發現接種疫苗加強劑有效提高母乳中新冠病毒抗體 保護年幼嬰兒

中大研究發現接種疫苗加強劑有效提高母乳中新冠病毒抗體 保護年幼嬰兒

研究
中大研究顯示第三劑疫苗是高危群組抵抗新冠病毒感染的關鍵

中大研究顯示第三劑疫苗是高危群組抵抗新冠病毒感染的關鍵

研究
港大及中大醫學院聯合研究發現已接種疫苗人士 在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變異株Omicron後能對不同的新冠病毒變異株 產生更強烈和更廣泛的中和病毒抗體反應

港大及中大醫學院聯合研究發現已接種疫苗人士 在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變異株Omicron後能對不同的新冠病毒變異株 產生更強烈和更廣泛的中和病毒抗體反應

研究
中大臨床研究中心與中大醫院合作 進行香港首個專為新冠肺炎研發的口服藥物臨床研究

中大臨床研究中心與中大醫院合作 進行香港首個專為新冠肺炎研發的口服藥物臨床研究

研究
中大醫學院全球首證有「長新冠型腸道微生態」利用腸道微生態可準確預測、診斷及治療「長新冠」

中大醫學院全球首證有「長新冠型腸道微生態」利用腸道微生態可準確預測、診斷及治療「長新冠」

研究
中大醫學院聯同九龍城民政事務處舉辦社區學童疫苗接種計劃 目標為2,000名市民接種新冠疫苗

中大醫學院聯同九龍城民政事務處舉辦社區學童疫苗接種計劃 目標為2,000名市民接種新冠疫苗

健康推廣計劃
港大及中大醫學院聯合研究發現 吸煙增加患上新冠肺炎的風險

港大及中大醫學院聯合研究發現 吸煙增加患上新冠肺炎的風險

研究
中大港大幹細胞研究揭示新冠病毒誘發血管炎症新機制

中大港大幹細胞研究揭示新冠病毒誘發血管炎症新機制

研究
中大研究發現腸道微生態失衡與「長新冠」息息相關

中大研究發現腸道微生態失衡與「長新冠」息息相關

研究
一月七日起重啟部分嚴謹社交距離措施後的香港疫情估算

一月七日起重啟部分嚴謹社交距離措施後的香港疫情估算

研究
港大及中大醫學院聯合研究發現 第三劑復必泰疫苗能提供足夠抗體 抵抗新型冠狀病毒變異株Omicron

港大及中大醫學院聯合研究發現 第三劑復必泰疫苗能提供足夠抗體 抵抗新型冠狀病毒變異株Omicron

研究
港大及中大醫學院聯合研究發現 新型冠狀病毒變異株 Omicron 可大幅減低復必泰疫苗的病毒中和能力

港大及中大醫學院聯合研究發現 新型冠狀病毒變異株 Omicron 可大幅減低復必泰疫苗的病毒中和能力

研究
中大港大聯合研究發現「青春雙歧桿菌」可加強新冠疫苗成效

中大港大聯合研究發現「青春雙歧桿菌」可加強新冠疫苗成效

研究
中大研究揭示新冠肺炎患者急性腎損傷的新機制和治療方法

中大研究揭示新冠肺炎患者急性腎損傷的新機制和治療方法

研究
中大研究顯示訂立標準的實驗設置有助確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表現

中大研究顯示訂立標準的實驗設置有助確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表現

研究
中大成立「何敬誠﹒林健忠青光眼治療及研究中心」 推動本港青光眼診治的科研及培訓

中大成立「何敬誠﹒林健忠青光眼治療及研究中心」 推動本港青光眼診治的科研及培訓

捐款
中大醫學院調查發現 僅4分之1未接種新冠疫苗人士有意於未來半年接種 必須盡快增加接種誘因

中大醫學院調查發現 僅4分之1未接種新冠疫苗人士有意於未來半年接種 必須盡快增加接種誘因

研究
中大醫學院推算全港約有二萬名未被發現新冠感染者 研究證實本港所有疫苗接種者均產生中和抗體 呼籲透過接種疫苗得到保護

中大醫學院推算全港約有二萬名未被發現新冠感染者 研究證實本港所有疫苗接種者均產生中和抗體 呼籲透過接種疫苗得到保護

研究
中大與港大醫學院帶領國際科研團隊發現丙肝藥物可治新冠肺炎

中大與港大醫學院帶領國際科研團隊發現丙肝藥物可治新冠肺炎

研究
中大研究顯示新冠病毒抗體可經母體傳至胎兒

中大研究顯示新冠病毒抗體可經母體傳至胎兒

研究
中大醫學院研究指幼兒成為新冠病毒「隱形傳播者」的風險不容忽視 病毒載量及帶活性病毒的比例偏高  持續帶活性病毒的時間極長

中大醫學院研究指幼兒成為新冠病毒「隱形傳播者」的風險不容忽視 病毒載量及帶活性病毒的比例偏高 持續帶活性病毒的時間極長

研究
中大醫學院研究指出優化腸道微生態有望提升新冠疫苗安全及成效

中大醫學院研究指出優化腸道微生態有望提升新冠疫苗安全及成效

研究
中大醫學院與海外外科專家聯合建議 新冠患者將手術延後七星期以減低死亡風險

中大醫學院與海外外科專家聯合建議 新冠患者將手術延後七星期以減低死亡風險

國際合作
中大發現新冠患者的腸道內缺乏可調節免疫力的益菌 八成新冠患者出現「長新冠」症狀  腸道微生態失衡成關鍵

中大發現新冠患者的腸道內缺乏可調節免疫力的益菌 八成新冠患者出現「長新冠」症狀 腸道微生態失衡成關鍵

研究
中大醫學院調查發現政府在推動新冠疫苗接種上扮演最重要角色

中大醫學院調查發現政府在推動新冠疫苗接種上扮演最重要角色

研究
中大證實以鼻紙條採集鼻液樣本檢測新冠肺炎安全、簡易及準確度高 適用於不同年齡層 提倡廣泛使用以達更佳疫情監測效果

中大證實以鼻紙條採集鼻液樣本檢測新冠肺炎安全、簡易及準確度高 適用於不同年齡層 提倡廣泛使用以達更佳疫情監測效果

研究
四成港人腸道微生態失衡情況與新冠患者類似 中大研發「微生態免疫力配方」證有效促進新冠患者康復  有望提升市民免疫力

四成港人腸道微生態失衡情況與新冠患者類似 中大研發「微生態免疫力配方」證有效促進新冠患者康復 有望提升市民免疫力

研究
中大研究顯示社區接觸環境對新冠肺炎傳播起關鍵作用 娛樂場所是傳播次數最多的主要接觸環境

中大研究顯示社區接觸環境對新冠肺炎傳播起關鍵作用 娛樂場所是傳播次數最多的主要接觸環境

研究
中大證新冠嬰孩患者糞便帶病毒 可成隱形傳播者  成立新冠病毒檢測中心  致力為嬰幼兒作糞便檢測

中大證新冠嬰孩患者糞便帶病毒 可成隱形傳播者 成立新冠病毒檢測中心 致力為嬰幼兒作糞便檢測

研究
本港新冠肺炎死亡個案絕大部分為60歲或以上 中大率領國際專家共同制定策略 照顧長者及認知障礙症患者

本港新冠肺炎死亡個案絕大部分為60歲或以上 中大率領國際專家共同制定策略 照顧長者及認知障礙症患者

研究
中大研究顯示新冠肺炎患者常見有肝臟受損問題 建議監測患者肝功能 及早發現病情惡化

中大研究顯示新冠肺炎患者常見有肝臟受損問題 建議監測患者肝功能 及早發現病情惡化

研究
中大發現糖尿病或為感染新冠肺炎高危因素 研究有助了解病毒致病潛在機制

中大發現糖尿病或為感染新冠肺炎高危因素 研究有助了解病毒致病潛在機制

研究
中大醫學院領導的調查顯示 全球泌尿科服務因新冠病毒大流行而被嚴重推遲

中大醫學院領導的調查顯示 全球泌尿科服務因新冠病毒大流行而被嚴重推遲

研究
中大全球首證新冠患者腸道微生態現失衡狀況 成功研發益生菌配方平衡腸道微生態  有望增強免疫力

中大全球首證新冠患者腸道微生態現失衡狀況 成功研發益生菌配方平衡腸道微生態 有望增強免疫力

研究
中大招募三千港人 偵查隱性新冠感染 拆解防疫關鍵

中大招募三千港人 偵查隱性新冠感染 拆解防疫關鍵

研究
中大醫學院為機場抵港人士提供免費糞便檢測服務 首階段以兒童及嬰孩為目標  助揪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隱形個案」

中大醫學院為機場抵港人士提供免費糞便檢測服務 首階段以兒童及嬰孩為目標 助揪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隱形個案」

臨床服務
中大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於呼吸道清除後 仍存留於糞便 計劃為檢疫中心隔離人士化驗糞便  及早揪出「隱形個案」減社區傳播風險

中大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於呼吸道清除後 仍存留於糞便 計劃為檢疫中心隔離人士化驗糞便 及早揪出「隱形個案」減社區傳播風險

研究
中大醫學院公布「2019新型冠狀病毒社區研究」結果

中大醫學院公布「2019新型冠狀病毒社區研究」結果

研究
中大獲香港賽馬會捐助近七千八百萬港元 為全港3萬名兒童提供全面眼科檢查及眼科醫生顯微手術培訓

中大獲香港賽馬會捐助近七千八百萬港元 為全港3萬名兒童提供全面眼科檢查及眼科醫生顯微手術培訓

捐款
中大開展全球首個以「視網膜影像」篩查華人阿茲海默症研究

中大開展全球首個以「視網膜影像」篩查華人阿茲海默症研究

研究
中大包素菊黃斑病變治療及研究中心開幕 公布最新研究揭示血管生成素2與濕性老年黃斑病變有密切關係

中大包素菊黃斑病變治療及研究中心開幕 公布最新研究揭示血管生成素2與濕性老年黃斑病變有密切關係

捐款
中大研究指學童佩戴OK鏡可致角膜炎 需加倍小心使用

中大研究指學童佩戴OK鏡可致角膜炎 需加倍小心使用

研究
中大利榮傑高等眼科培訓及教育中心今天正式開幕 配備最先進眼科診斷技術及培訓設施

中大利榮傑高等眼科培訓及教育中心今天正式開幕 配備最先進眼科診斷技術及培訓設施

捐款

我們的專家

醫學院的許多專家都可以接受媒體採訪。
點擊此處查看專家名單或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