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夥澳洲專家研究東半球炎症性腸病 獲近年最大研究資助金額 勢揭腸道微生物群之謎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夥拍澳洲及中國內地多個科研中心,進行名為「ENIGMA研究-東半球炎症性腸病腸道微生物群」的研究項目,旨在找出炎症性腸病、尤其是克隆氏症與患者的腸道微生物群及飲食習慣之間的關連。研究團隊期望透過是次跨地域合作,找出克隆氏症的病理成因,從而作出有效治療及預防此病症。中大於是次項目中獲紐約赫爾姆斯利慈善基金頒發180萬美元(約相等於1,400萬港元)資助,為近年獲得的最大研究資助金額之一。
本港克隆氏症發病率20年間升7倍
炎症性腸病是非傳染性、慢性發炎的腸道疾病。克隆氏症是炎症性腸病的主要類別,可影響患者整條消化道,由口腔至肛門的任何位置都有機會發炎、潰瘍,甚至出血,病徵亦會伴隨終身。腸道頻繁發炎可導致纖維化,造成腸道阻塞。腸道內的滲漏及膿泡更會產生不正常管道而造成瘻管,蝕入鄰近器官;嚴重者更會出現穿腸,引致敗血症及腹膜炎等併發症。現時,治療克隆氏症的方法包括藥物及切腸手術。
克隆氏症患者較常在兒童或年輕時期首次發病。過去20年間,克隆氏症於亞洲的發病率持續上升,在本港,相關數字由1995年每10萬人中約有0.2人發病,上升7倍至2014年每10萬人中有約1.5人。
跨地域合作研究病理成因
近年已有研究發現,克隆氏症與患者的生活環境及飲食習慣息息相關。醫學界亦認為腸道內微生物群是導致克隆氏症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為找出克隆氏症的致病原理,澳洲墨爾本大學與中大的世界級科學中心負責領導,並聯同昆士蘭大學及內地多個炎症性腸病科研中心,合作進行跨地域ENIGMA研究。研究會集中找出在不同地區導致克隆氏症的原因,以及了解種族、地域、飲食和腸道微生物群之間的相互關係。
本身是腸胃科專科醫生的中大校長及莫慶堯醫學講座教授沈祖堯教授對是次合作表示興奮:「過去20年,克隆氏症發病率在本地上升7倍,預期未來相關數字將會進一步上升。我們期望透過是次跨地域、跨院校的合作,能針對腸道內微生物群研發出更有效的藥物。此外,中大醫學院的腸胃科團隊亦正聯同海外院校發展新內窺鏡技術,為克隆氏症患者改善診斷及治療方法。」
針對研究克隆氏症發病率的跨地域科學平台早於八年前成立,作為成員之一的澳洲,其發病率冠絕全球,當地專家一直致力找出能抵抗此症的方法。
從事炎症性腸病科研工作逾30年的澳洲聖雲遜醫院及墨爾本大學腸胃學教授Michael KAMM教授指出:「在澳洲,每年每10萬人中約有14人被診斷患克隆氏症。透過ENIGMA研究,我們可分享澳洲的相關數據,讓研究團隊透過結合基礎科學、營養學與臨床科學,確定引致克隆氏症的潛在因素、制定有效的預防策略,並緩解現有患者的症狀,以減低此慢性疾病對全球造成的負擔。」
開發改良膳食和腸道內細菌的治療方法
炎症性腸病(包括克隆氏症)發病率在內地急速上升,預期於2025年前將會有超過150萬的炎症性腸病個案。是次ENIGMA研究中,中大將負責統籌於北京(北京陸軍總醫院)、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上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及西安(西京消化病醫院)的重點實驗室及具領導地位的炎症性腸病醫療中心的研究工作。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黃秀娟教授總結:「這項硏究能揉合澳洲過往對克隆氏症的研究結果,以及在本港和內地有關發病率飊升的最新知識,讓研究團隊對克隆氏症有更全面的理解,並利用最新技術以破解腸道微生物群與克隆氏症的關係。我們同時希望團隊能夠以改良膳食及腸道內細菌為本,研發出預防及治療克隆氏症的方法。」
市民若想了解更多有關ENIGMA研究及克隆氏症的資料,歡迎電郵致digestivehealth@cuhk.edu.hk。
中大將利用紐約赫爾姆斯利慈善基金資助的約1,400萬港元進行是次研究,為期三年,是中大近年獲得最大的研究資助款額之一。有關該基金的資料,請瀏覽www.helmsleytrus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