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制订肝癌风险评估指数 准确预测乙肝病人的肝癌风险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HBV)是引致肝硬化和肝癌的主因,约有8%本港成年人受到乙肝感染。2010年,香港中文大学(中大)设计了肝癌风险指数计算法,以评估乙肝病人罹患 肝癌的风险。医护人员只须输入病人的五个风险因素,包括年龄丶白蛋白数量丶胆红素数量丶乙肝病毒数量及有否肝硬化,便可分辨病人属高或低肝癌风险人士,并 预测未来五年患上肝癌的风险。此算式原本只为未曾服用抗病毒药物的乙肝患者设计,是否适用于服用药物人士则未有任何验证。中大肝脏护理中心主任陈力元教授 及其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长期观察研究,进一步证实肝癌风险指数能有效预测服用药物的乙肝病人的患癌风险,对临床管理及病人教育影响深远。
根据最新的国际用药指引,肝炎活跃(高肝酵素及病毒)或肝硬化的患者,由于病情恶化及出现并发症的风险较高,须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香港医管局亦为有关药 费提供资助。然而,中大的最新研究发现,即使乙肝病人服药抑制病毒,仍有4.3%的患者会在五年内出现肝癌,医学界却一直未有方法预测有关发病率。
于2005至2012年期间,陈力元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对1,531 名肝炎活跃或有肝硬化的乙肝病人进行了长期观察研究,这批病人都有服用抗病毒药物。根据肝癌风险指数计算法,病人被分为低及高风险两个组别,分别占47% (713位)及53% (818位)。五年内,低风险组别的患癌风险为0.4%,高风险组别则是8.1%。由此说明低风险组别的患者,只要服用抗病毒药物,可将其肝癌风险减至最低;至于高风险组别,尽管患者曾接受抗病毒治疗,仍会有一定的患癌风险。
中大研究人员建议高风险组别人士,除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外,更要定期进行癌症筛查;而低风险人士可每年计算其肝癌风险指数作自我监察,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检查。透过中大肝癌风险指数,医疗资源能更有效地分配给高风险组别,患者轮候筛查的时间亦可大幅缩短至近50%。
有兴趣计算个人肝癌风险指数的乙肝患者,可随时浏览中大肝脏护理中心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