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長醫生周記外傳 (九):有容乃大
過往幾天我到了台北參加了一個亞太區的醫學會議,不少專家都各執己見,互不相讓。趁着有半天空閒,我便逛逛當地的大書店。我喜歡到書店「打書釘」,除了消磨時間之外,亦可以增加自己貧乏的知識。以往台北有24小時營業的書店,我經常流連至凌晨三時才返回酒店。可惜受疫情影響,24 小時營業的書店已成歷史,我唯有放棄晚飯改吃宵夜,盡量爭取多些時間閱讀。
這間書店樓高多層,平日自己已經被醫學文獻重重包圍,所以我喜歡找一些少看的書籍,例如散文、小說、歷史、甚至漫畫等等。有些作品的題目的確別出心裁,偶然拾起一本小說名叫《那女孩對我說》,我欣賞作者的文采,好一句「誰也不知道,再一次遍體鱗傷後,轉角會不會就是攜手到老?」前言介紹作者以超脫現實及時空交錯的故事線,描述主角因戀愛帶來成長的苦痛。幸好我不再是少年十五二十時,否則便很容易陷入虛擬情感上的迷思。
走到歷史書籍的那區,我便被「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這八字對聯吸引着,這兩句對聯出自清代名臣林則徐。原來「有容乃大」源自《尚書》,本意是比喻像大海般能容納無數江河的廣闊胸襟。而「無欲則剛」則出自《論語》,意思是指如果沒有什麼個人慾望,人就變得剛強。當年,林則徐承受着內外壓力,為了禁絕鴉片貿易以制止白銀外流,便下令虎門銷煙,此舉被視為鴉片戰爭的導火線。雖然林則徐一生功過頗受爭議,但他曾寫下「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豪情,表明放下個人利害得失,以眾人福祉為利的至高境界。
可是歷史書籍區的讀者人數,還遠遠不及漫畫區那麼受歡迎。大家認識日本漫畫家芥見下下的漫畫作品《咒術迴戰》嗎?原來這作品已累計發行超過7,000萬本。作者認為現今世代充斥着負面情緒,當這種負面情緒不斷累積,便會凝聚成一種強大的負能量,就形成了殘殺人類的「咒靈」。《咒術迴戰》主角一行人為咒術師,他們的使命是滅除詛咒、拯救人類。
快樂的時光總是太短,不知不覺又到了書店關門,是時候要找地方吃宵夜了。
其實書本種類繁多,大家各有所好,就正如不同人有不同的價值觀。但無論大家是否認同他人的價值觀,我們都需要學習從别人眼中看這個世界,才能達至「有容乃大」,世界才會變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