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二十)孺子可教
上星期我帶着醫學生巡病房,見了一位患有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的病人。
【可怕慢性腸道炎 煎熬身心】
克隆氏症是一種不常見但很可怕的慢性腸道發炎,受影響範圍可以從口腔直至肛門,其中最嚴重的情况是重複出現小腸出血、腸壁收窄、穿孔等併發症。患者往往需要長期依賴類固醇(俗稱肥仔丸)、壓抑免疫系統藥物、生物製劑(biologics),甚至開刀把小腸切除。嚴重患者往往因為病况惡化或治療所產生的副作用而令身心受盡煎熬,苦不堪言。有關病因不明,而患者往往是一向身體健康的青年人。
故事的主角梁先生剛剛三十出頭,但已被此病折磨了十多年,其間出入醫院無數次,也曾因為小腸穿孔而切除了一大段小腸。是一位私家醫生於前個月把這位病人轉介給我的團隊。
在梁先生的同意下,我讓身旁的醫學生向梁先生問症及檢查身體。這位同學很聰明,雖然只有一個月的臨牀實習經驗,但已曉得把課堂的知識應用於臨牀病症。他花上不到十分鐘,已準確地診斷梁先生的病症,並找出他身上的種種問題,例如消瘦的身軀、凹陷的雙眼、不足80磅的體重、肚皮上長長的手術刀疤等等。
【檢查不能取代臨牀判斷】
於是我跟這位同學討論梁先生的治療方案,問道:「Ben,你會如何跟進梁先生的克隆氏症?」「首先,我會安排一系列的檢查,包括驗血、小腸造影、電腦掃描、小腸內窺鏡……」充滿信心的小伙子把所有書本上的知識都搬了出來。
我接着問:「你認為這些檢查真的可以幫助梁先生嗎?」Ben回應道:「我想……收集多一些數據總是好的,說不定有意想不到的發現呢?」於是我便說:「檢查可以幫助我們確定臨牀診斷及評估病情的嚴重程度。但我們不應本末倒置,過分依賴檢查,任何先進的技術都不能取代臨牀分析和判斷。有些入侵性的檢查如小腸內窺鏡,不但令病人感到辛苦,還增加了併發症的風險,所以要小心平衡每一個檢查的利與弊。」
Ben追問:「那麼,非入侵性的檢查應該沒有問題吧!」我說﹕「這類檢查雖然沒有危險,但這些『大包圍』的化驗往往產生一些似是而非、模棱兩可的報告,令很多病人無所適從,引致很多不必要的焦慮。」
我接着問﹕「你會如何醫治梁先生的病呢?」Ben想了一會,便回答﹕「由於他的病情惡化,我會加重藥物的分量,並建議他用生物製劑。但梁先生經常不遵從醫生的指示用藥,導致今天的問題,所以我會要求他必須定時用藥。此外,我會安排他每次覆診也需要驗血、定時接受造影檢查……」
見他對梁先生有整個醫治藍圖,我便好奇地追問﹕「這治療方案似是十分清晰,但為何梁先生不聽醫生指示?難道他不明白自己的病情有多嚴重嗎?」Ben面有難色,說:「這個……我可沒有想過。」
【設身處地 感受病人困難】
於是我便解釋:「梁先生本是一位攀山教練,自從得了這個病,不能繼續這份工作,就連女友也與他疏遠了。你有探索他這方面的問題嗎?」Ben臉上一紅,輕輕搖頭。於是我繼續說:「試想想,若然這些事情發生在你身上,你真的可以很理性和積極地面對人生嗎?藥物只可以控制病情,但不能把疾病根治。在沒完沒了的治療過程中,這些藥物也帶給病人不少副作用。加上有些藥物如生物製劑十分昂貴,不是每個病人都可獲豁免藥費。面對以上種種困難,病人感到灰心氣餒是可以理解的」。
學醫,其實也是學做人。要把知識和技術應用於疾病上不難,但要體恤病人的感受和明白他們面對的困難,便要懂得設身處地,學習從別人的雙眼去看世界。醫學發展一日千里,行醫者很容易墮入陷阱,把科技取代了與病人溝通,把先進的治療代替了關懷和愛心。
昨天我再到病房跟進梁先生的病情,他告訴我:「陳院長,當日跟着你的那個學生,現在天天都來探望病人。他不再只顧找我們來實習,還花時間跟我們聊天,更扶對面牀的阿伯去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