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Start main content
Only Chinese version is available for this page

 

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十)一個來自鄉鎮的病人

 

約兩個月前有一位來自內地某鄉鎮的胃癌病人求醫。我素來沒有在內地診症,是病人在香港的親戚建議她找我的。她年約四十,一向身體健康,沒有不良飲食習慣。幸好胃癌發現時尚是早期,痊癒機會很高。於是我告訴她有兩種可選擇的治療方法,一是把整個胃部切除,二是內鏡手術。後者是利用胃鏡把病變的胃粘膜切除 (ESD),方法好像切片皮鴨,只需把表皮切除,好處是可保留胃部完整,不用開刀或在肚皮鑽孔。

 

當天她的丈夫陪她求診,聽到我的意見後感到有點迷惘,說: 「陳院長,我太太早兩天也曾到香港某醫院求診。那位大醫生說必須開刀,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你們的意見不同,我們不知怎樣選擇才對。」

 

其實ESD 約十年前從日本引入,但多年來只有少數醫院積極鑽研這種內鏡技術,原因是每個手術往往要花上數小時,很多醫生寧願選擇開刀或微創手術,所以ESD在香港醫學界並不普及。

 

於是我向他們解釋說: 「唐生、唐太,把胃部切除是一種十分穩妥的方法,也可以確定癌细胞是否擴散。但是妳患上的只是早期胃癌,癌细胞擴散至淋巴腺的機會很低, ESD 的好處是不用開刀,可保留胃部,讓妳保持正常消化功能。當然ESD也不一定成功,大約有百分之二的胃癌於早期已經擴散至淋巴腺,單靠切除胃粘膜並不能根治癌病。若然手術不能把癌细胞清除,我也需要把你再轉介給外科醫生開刀,所以我們需要小心選擇合適的病人。以妳的情況而言,ESD成功的機會很高,兩種治療方法各有利弊。身為醫生,把複雜的醫學問題以簡單方法向病人說明是我的責任。但我沒有水晶球,不能預知未來。每個病人的選擇也不一樣,最重要是我可以如何協助妳選擇最心安的治療方案。」

 

他們商量了好一陣子,唐先生再問道: 「陳院長,我想ESD手術會較適合我太太。但這種內鏡手術很少醫生做,手術費會否非常昂貴?早兩天那個大醫生說開刀連住院約需三十萬,如要化療則另計。唉!我們只是一般老百姓,不是那般有錢,家中還有幼女及老父要供養。現在太太患上如此重病,在我們家鄉要找個好醫生很難,知道香港名醫多,所以明知醫藥費昂貴也只有無奈。希望陳院長在收費方面能夠給我們算平宜一點吧!」

 

聽了他的一番話,我感到他們的徬徨無助,便說: 「這是大學醫院,提供有限度的私營服務,所有收費都是有清晰指引的。」

 

他們看了醫院的收費表後好像不太相信,非常驚訝地問: 「真的只是這個費用就可以嗎?還有沒有其他收費呢?」我向他們解釋: 「就只有這項收費。大學醫院的服務不是要賺取豐厚利潤,而是提供一般私型機構不常有的醫療技術和服務。」

 

他們最終選擇了ESD,內鏡手術成功地把一塊手掌般大的早期胃癌切除。唐太在手術後三天便出院了。

 

數星期後唐太回來覆診,飲食正常,化驗報告顯示胃癌已完全切除。他們歡喜之餘,唐先生隨手把一個厚厚的紅包塞進我醫生袍的口袋裡。我連忙把紅包拿出來退回,說:「這個不用,你太太身體康復就是了。」

 

唐太太立刻問: 「院長,不要見怪,我們的能力就只能給這個,是我們向你的少少心意。我們不是富貴人家,希望你別嫌棄啊!」

我向他們解釋: 「你們已付了醫藥費。醫病是醫生的責任,大學有給我出糧啊。」

 

他們慨嘆道: 「在我們的家鄉,沒有紅包根本找不到好醫生。」

 

我說: 「其實內地也有好醫生。只是內地人口眾多,醫生工作繁重,但薪酬卻偏低,而醫院營運是自負盈虧的,醫生往往需要多勞多得。相信是種種環境因素才導致有紅包的現象吧。」

 

唐先生看著他手中的紅包,喃喃地嘆: 「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也可以不用這個吧。。。」

 

香港高質素的醫療是大半個世紀無數醫護人員辛苦經營得來的成果。除了有系統的人材及技術培訓,我們更重視專業操守,強調病人權益永遠凌駕醫生的個人利益。至今廣大市民還是十分尊重醫生這個專業。來年本地將會增加醫科生學位以應付社會需求,我衷心希望未來的醫生要繼續堅守香港得來不易的專業醫療質素,讓我能以你們為傲。

 

(相片轉自聯合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