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訂評分規準工作坊:以論述題及課堂討論為例
製訂評分規準工作坊:以論述題及課堂討論為例
講者:秦家慧教授 (學能提升研究中心主任)
日期:2018年2月26日(星期一)
語言:英語
背景
去年十二月講者獲邀主持名為「落實果效為本的評核模式:標準參照及成績等級描述的製訂」的通識午餐聚會,是次工作坊是該講題的延伸。
配合大學教務會2016年12月有關實施新修訂的大學評核政策之議決,大學各科系須自2017/18學年起推行果效為本(Outcome-based Approach, OBA) 的評核模式,伴隨而來的措施,包括在所有科目中引用標準參照及成績等級描述。教務會通識教育委員會考慮到製訂相應成績等級描述及評分規準以推行水平參照需要較充裕的準備,遂議決於2017/18學年採用標準參照及常模參照並行的評核模式作為過渡安排。大學通識教育部已請求各教學單位及書院同仁為所有現行的通識科目訂立成績等級描述,以邁向全面落實標準參照評核。
是次通識午餐聚會內容
講者將概述大學引用果效為本教學法及標準參照評核的背景,並就不同類型的課業,舉例解說製訂相應成績等級描述時的考量。講者亦會分享進行分數轉化等級,以及分配不同課業分數比重時的心得與經驗。是次工作坊將聚焦探討論述題評分規準的製訂,並以對話、實習及討論的形式進行。當中,講者將以與會者實際的科目課業內容為例。故此,有意參與工作坊的同事,請盡量於二月十四日前,將科目的課程大綱、預期學習成果,以及課業評核內容,交予大學通識教育部的項目統籌員香惠初先生(電郵: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電話:3943-8625),使得講者有更好的事前準備。同時,同事亦歡迎於工作坊前提出他們最期望在會上涵蓋的議題。
講者簡介
秦家慧教授主修英文,獲取文學士後曾擔任學校英文科老師。秦教授其後供職香港大學教育學院,任教學顧問達十一年。秦教授於1994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出任講師、助理教授及副教授等職務。
秦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曾擔任英語研究及教育雙學位課程的課程主任,歷任該院的副院長(學生事務)、副院長(本科生事務),以及本科生課程主任。
秦教授擁有超過三十年的師訓經驗,一直為不同資歷架構的本地及非本地學府,以及持續專業發展課程提供師資培訓。秦教授的研究興趣包括第二語言的閱讀教學、以英語為學習媒介、跨科英語學習、以第二語言為學術語言、英文科老師的教學內容知識,以及第二語言教學的師訓。
下載講義 (需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