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kip to search Skip to search results

Ma, Kiam, 1882-1959

 Person

馬鑑(1882-1959),原名裕葏,字季明,祖籍浙江鄞縣(今寧波鄞州)。父親馬海曙,曾任蘇州、寶山等地知縣。馬氏一門五傑,昆仲五人馬裕藻、馬衡、馬鑑、馬準和馬廉皆專於國學,享譽學林,人稱「五馬」。

馬鑑生於江蘇省寶山縣,家中排行第五。光緒廿五(1899)年,馬鑑與兄長馬衡一起考獲秀才後,往上海南洋公學就讀。1902 年南洋公學發生學潮,馬鑑兄弟轉至愛國學社。1903 年,馬鑑跟隨蔡元培參與《俄事警聞》報務。1907 年馬鑑開始教學生涯,先後於浙江兩級師範學堂、北京協和醫院預科班任教。1925年,以四十二之齡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進修,獲教育碩士學位,返國後獲司徒雷登的邀請,在燕京大學國文系擔任教授,兼任《燕京學報》編委會、輔導委員會和與圖書館委員會等職務。

1935 年初,赴港為燕京大學勸募「百萬基金」。1936 年應許地山之邀,南來香港大學教授中國文學。1941 年許地山病逝,馬鑑繼任香港大學東方語文學院中文系主任。年末太平洋戰爭爆發,九龍、香港相繼淪陷。1942 年,馬鑑與家人和學生經廣州灣北上避禍。馬鑑一家抵達桂林後,得知燕京大學將在四川成都復校。同年,馬鑑答應梅寶琦的邀請,舉家前往四川,擔任成都燕京大學文學院院長兼國文系主任,也曾擔任代理校長和圖書館主席等職務。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燕京大學於 1945 年在北平復校,馬鑑於 1946 年返回香港大學任教,至 1950年退休。1952 年起,馬鑑擔任中英學會中文戲劇組主席,致力推廣香港戲劇。1958 年擔任「港澳同胞回國觀禮團」團長,應邀赴北京出席國慶活動。1959 年離世。

馬鑑交遊廣闊,在北平時與沈尹默、周作人和錢玄同等多有往還,南下香港後亦經常受邀出席文化藝術活動,曾加入聖公會聖士提反堂董事會、小童會、中英學會、新文字學會、中國文化協進會和香港華人革新協會等團體。此外,他還參與創辦南方學院和嶺英中學,以作育英才為己任。

馬鑑雅好藏書,書室命名為「老學齋」。自 1916 年赴京任教起,不論南下來港,或在成都工作時,馬鑑經常流連書肆,蒐集歷代名家的詩文集和教學用的典籍。1954 年,馬鑑出讓部份藏書予新加坡馬來亞大學(University of Malaya)。馬鑑逝世後,家人把大部份藏書讓與美國維基尼亞州立大學(University of Virginia),部份藏書和書畫捐贈予香港中文大學。

馬鑑夫人張氏於 1914 年因病逝世,翌年續弦,與鄭心如結為夫婦。馬鑑育有多名子女,哲嗣馬蒙曾擔任香港大學教授兼中文系主任,幼子馬臨則為香港中文大學第二任校長。

References:

馬蒙。〈記老學齋藏書〉。《維基尼亞大學額稜哵瑤魏登中文藏書馬鑑圖書館目錄》。美國:美國維基尼亞州莎城基尼亞大學圖書館,1965年。
郭全本。〈懷念馬鑑教授〉。《耕耘集》。香港山邊社,1982 年 4 月。
盧瑋鑾。《香港文縱 : 内地作家南來及其文化活動》。香港:華漢文化實業公司,1987 年。
趙元浩主編。《香港南方學院紀念文集》。[香港:香港南方學院校友會],1993 年 11 月。
戴光中。《桃李不言─馬鑑傳》。寧波:寧波出版社,1997 年 6 月。
馬衡。《馬衡日記:一九四九年前後的故宮》。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 年 12 月。
陳君葆。〈悼念馬季明先生〉。謝榮滾編。《陳君葆文集》。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8 年 11 月。
林耀琛編。《香港寧波精英成功之道》。香港:香港文匯出版社,2010 年 1 月。
郭晶。《鄞州馬氏家族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 年 12 月。

Found in 1 Collection or Record:

Ma Jian papers 馬鑑書信文件

 Fonds
Identifier: HK CVU 0087/PER/MaJian
Scope and Contents 主要是馬鑑的手稿和信函,亦有馬鑑收集親友的手稿、信函和照片,還有拓片、卷軸書畫和剪報等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