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It looks like you're using Internet Explorer 11 or older. This website works best with modern browsers such as the latest versions of Chrome, Firefox, Safari, and Edge. If you continue with this browser, you may see unexpected results.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hinese Linguistics

Chinese Linguistics quick guide

Applied Linguistics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P98-98.5; P217.55
   Corpora (Linguistics) P128.C68
   Neurolinguistics (Bibliography) Z6663.N498
   Psycholinguistics BF455-463; P37-37.5; RC489.P73
   Sign language P117-P117.5
   Sociolinguistics P40-40.5
   Sociolinguistics: Bibliography Z7004.S65
Chinese Dialects  
   Cantonese dialects PL1731-1740
   Gan dialects (China) PL1871-1880
   Hakka dialects PL1851-1860
   Mandarin dialects PL1203-1900
   Northern Min dialects PL1681-1690; Z7059
   Sino-Tibetan languages PL3521
   Southern Min dialects PL1701-1710
   Wu dialects PL1931-1940
   Xiang dialects PL1861-1870
Chinese Linguistics  
   Chinese language -- Acquisition PL1074.85
   Chinese language -- Data processing PL1074.5
   Chinese language -- Dialects PL1501-PL1545
   Chinese language -- Etymology PL1281-PL1315; AC149
   Chinese language -- Grammar PL1099-PL1250.H65; A149
   Chinese language -- Lexicography PL1401-1498
   Chinese language -- Lexicology PL1280
   Chinese language -- Machine translating PL1277-PL1278
   Chinese language -- Morphology PL1203; PL1230-1241
   Chinese language -- Phonology PL1201
   Chinese language -- Political aspects DS779
   Chinese language -- Prosodic analysis PL1279
   Chinese language -- Psychological aspects PL1035-1074
   Chinese language -- Semantics PL1291, AC149
   Chinese language -- Social aspects PL1035-1074
   Chinese language -- Syntax PL1241
Theoretical Linguistics  
   Discourse analysis P302
   Linguistics--Methodology P1260
   Morphophonemics P240.9
   Phonology (using Grammar, Comparative and General – Phonology P217; B746.Z7
   Pragmatics P99.4.P72
   Semantics P325

APA Citation

文獻引用格式

  格式 例子
圖書-單一作者 作者(出版年) 根據朱德熙(1982) 的描述,普通話的動詞後綴只有五個,……

圖書-兩位作者

- 用在文句中:甲作者與乙作者(出版年)
(註:中英文皆用“與”)


- 用在括號:(甲作者﹑乙作者,出版年)
(註:中文用 “﹑”,英文用 “&”)

 “蛇脫” 一詞,按照麥耘與譚步雲 (2011) 的解釋,是“蛇蛻” (蛇脫下的皮); “蟬蛻”一詞,按李榮主編 (1998) 的解釋,是“蟬的殼”。

動詞後綴“過”可以黏附在“畀”之後 (Mui & Chao,1999)


圖書-三至五位作者

- 用在文句中:甲作者、乙作者、丙作者、丁作者與戊作者(出版年)
(註:中英文皆用“與”)
 

- 用在括號:(甲作者、乙作者、丙作者、丁作者、戊作者,出版年)
(註:中文用 “﹑”,英文用 “&”)


林福來、黃敏晃與呂玉琴(1996) 的研究指出……




(卓俊伶、簡曜輝、張智惠、楊梓楣、黃鱗棋,1998)
六位或六位以上作者:僅寫出第一位作者加上“等”字。 甲作者等(出版年) 本研究採用自李華璋等人(1990) 所編「大學生工作價值觀問卷」得分為 依據……
機構或團體為作者 第一次引用
機構全名﹝機構簡稱﹞(出版年)

再引用
機構簡稱(出版年)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國科會﹞(1998)


國科會(1998)
同時引註兩個以上之文獻 作者(較早出版年,較晚出版年)

註: 同作者但不同著作:依出版年代由早至晚排列,以逗號(,)分開。
粵語複句的情況基本上一樣(高華年,1980;徐芷儀,1999)
不同作者:依作者姓氏字母(A 到 Z)或筆劃(少至多)依序排列,以分號(;)分開。 (A 作者, 年代; B 作者, 年代; C 作者, 年代) “呢” 可以在從句後出現 (張洪年,1972/2007;高華年,1980; 梁仲森,1992/2005;Matthews and Yip, 1994/2001等)

文末引用文獻格式

  格式 範例
一般書籍(作者社一個人時) 作者(出版年)。《書名》。出版地:出版者。 高華年(1980)。《廣州方言研究》。香港:商務印書館。
一般書籍(作者為兩個人時) 作者 A、作者 B(年代)。《書名》。出版地:出版者。 李小凡﹑項夢冰(2009)。《漢語方言學位基礎課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一般書籍(作者為三到五個人時) 作者 A、作者 B、作者 C(年代)。《書名》。出版地:出版者。 石定栩、邵敬敏、朱志瑜(2006)。《港式中文與標準中文的比較》。香港: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編輯的書籍 作者(出版年)。〈篇或章名〉。載於主編名(主編),《書名》(頁碼)。出版地: 出版者。 鄧思穎 (2018) 。〈粵語動詞後綴與完句問題〉。載於何大安、姚玉敏、孫景濤、陳忠敏、張洪年(主編),《漢語與漢藏語前沿研究:丁邦新先生八秩壽慶論文集》(686-696),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期刊 作者(出版年)。〈文章名稱〉。《期刊名稱》,卷(期),頁碼。 鄧思穎(2009)。〈香港“潮語”構詞的初探〉。《中國語文研究》,28(2),11–21。
機構或團體為作者之書籍:機構和出版者不同時 作者機構全名(出版年)。《書名》。出版地:出版者。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體育與研究發展中心(1998)。《適應體育導論》。臺北市:教育部。
機構或團體為作者之書籍:機構也是出版者時 作者機構全名(出版年)。《書名》。出版地:作者。

註:以 “作者”二字取代出版者。
教育部體育司(2001)。《提升學生游泳能力中程計畫》。臺北市:作者。
引用論文  -   期刊論文 作者(出版年)。〈文章名稱〉。《期刊名稱》,卷(期),頁碼。 何曉葦(2006)。〈毛本《三國》研究述評〉。《中華文化文論壇》,4,57-63。
引用論文 -   論文集論文 作者(出版年)。〈論文名稱〉。收錄於主編名(主編),《會議報告書名》(頁碼)。出版地:出版者。 詹伯慧(2009)。〈再談粵語正音〉。收錄於錢志安、郭必之、李寶倫、鄒嘉彥編,《粵語跨學科研究︰第十三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論文集》(225-230)。香港︰香港城市大學語言資訊科學研究中心。
引用論文 -   學位論文 作者(年)。〈論文名稱〉。校名,學校所在地。 劉擇明(2019)。〈從粵語句末助詞「啊」看句子的邊緣結構〉。香港中文大學,香港。
報紙 記者或作者(年月日)。〈文章名稱〉。《紙名稱》,版次。 呂大樂(2007年9月3日)。〈世代之爭關乎政治〉。《明報》,A31。
網路資源 作者(年代)。〈文章名稱〉。檢自:URL(檢索日期) 秦樺林(2009)。〈《凡物流形》第二十一簡試解〉。 檢自http://www.gwz.fudan

註: 以上範例無法詳述APA手冊中所有的格式規定,僅羅列常用例子。如有爭議,仍得以APA出版手冊其格式為準。

Citing Re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