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華書局 (香港) 有限公司
出版年份2017
編者卜永堅等編
撮要
長期以來,公眾對於科舉制度的理解,不乏偏見和無知,科舉制度的重心八股文,更長期遭受污名化。本書是對於八股文的普及與介紹,也希望為科舉制度研究開闢新領域。
全書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將戊戌榜會試(1898)頭場35份四書題試卷,加以句讀、分段、注釋和分析,同時把《清代硃卷集成》收錄的這35分試卷作為插圖。第二部分由17位修讀〈hist4920科舉制度史〉的同學以「孔子不見」為題,進行撰寫八股文練習,原稿為同學原作,卜永堅為每篇提出商榷,最後重寫一次,謂之修改稿。一古一今,呈現了兩代人所寫的八股文面貌。
撮要
長期以來,公眾對於科舉制度的理解,不乏偏見和無知,科舉制度的重心八股文,更長期遭受污名化。本書是對於八股文的普及與介紹,也希望為科舉制度研究開闢新領域。
全書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將戊戌榜會試(1898)頭場35份四書題試卷,加以句讀、分段、注釋和分析,同時把《清代硃卷集成》收錄的這35分試卷作為插圖。第二部分由17位修讀〈hist4920科舉制度史〉的同學以「孔子不見」為題,進行撰寫八股文練習,原稿為同學原作,卜永堅為每篇提出商榷,最後重寫一次,謂之修改稿。一古一今,呈現了兩代人所寫的八股文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