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Department of History Department of History
Contact Us

UGEA2230F Introduction to Transformation in Chinese History

Semester 1 (2022-2023)

Lecture TimeThursday, 10:30 - 12:15

VenueLT3, Lee Shau Kee Building (LSK LT3)

LanguageCantonese

Lecturer FOK Yeung Yeung (yeungyeungfok@cuhk.edu.hk)

Course Description

本課程以歷史學觀點出發,期望結合人類學、社會學乃至文化研究的角度,以跨學科的形式探討中國文化和社會多元的源流和動態發展。課程內容闡述中國政治、經濟、社會、宗教、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歷史傳統與變革,以及中國與世界的互動與聯繫,並探討傳統中國與現代化的關係。

學習目標

  1. 學習結合不同的學科角度來研習中國歷史的基本特性,為學生日常生活和工作提供基礎知識。
  2. 學生學到有關撰寫歷史研究報告的基礎技巧,增加學生利用史學知識及方法應用於其研讀學科、生活以至工作上的能力。
  3. 概要掌握中國文化和歷史的多元發展歷程,可增強學生的多元思維能力及對社會的歸屬感。
Syllabus

(一)

導論:中國歷史的多元論述

–          中國是如何成為當今的中國?

–          闡述中國歷史的多元想像。

(二)

中國的政治制度

–          皇權制度的建立和演變。

–          帝國意識的源流和興起。

(三)

中國的經濟概況

–          農業經濟與國家財政。

–          從農業社會到市場經濟的演變。

(四)

中國的都市文化

–          古代都市的規劃和佈局。

–          都市經濟與消費文化。

(五)

中國的社會結構

–          主流階級的劃分和形成。

–          階級的流動性與「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

–          傳統父權社會的女性地位與角色。

(六)

中國的教育制度

–           學術思想與教育制度的形成

–           教育制度與政治制度的確立

(七)

中國的宗教與民間信仰

–          「本土」、「外來」宗教的演變和融合。

–          宗教與中國多元文化的形成。

(八)

中國與世界

–          從羅浮宮到紫禁城:中外文化的並存和交流。

(九)

中國的臣民與公民

–          從帝制走向共和:想像、追尋和實驗 I

(十)

傳統與現代

–          傳統文化遺產在現代中國的詮釋、保護和傳承。

(十一)

總結

 

# 請留意在Blackboard和上課時所發佈的最新課程資訊。

Assessment & Assignments
  1. 期末測驗 End-term Quiz 40%

 

      形式:歷史資料回應題

 

  1. 期終家課式考試 Take Home Exam 60%

 

Tutorials

本課程不設導修。

References

一、中國歷史的多元論述

 

  1. 許倬雲,《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6。
  2. 錢穆,《國史大綱》,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1995。
  3. 王仁宇,《中國大歷史》,台北: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3。
  4. 費正清,《劍橋中國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二、中國的政治制度

 

  1. 吳晗、費孝通,《皇權與紳權》,上海: 上海書店, 1991.
  2.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北京:三聯書店,2001。
  3.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4. 葛兆光,《宅兹中國 : 重建有關「中国」的歷史論述》,台北市: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

 

三、中國的經濟概況

 

  1. Rawski, Evelyn, Agricultural Change and the Peasant Economy of South Chin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1. 施堅雅 (Skinner, G. William) ,《中國農村的市場和社會結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2. 朱伯康、施正康,《中國經濟史》,上海市: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5。
  3. 侯家駒,《中國經濟史》,北京市: 新星出版社,2010。
  4. Frank, Andre Gunder, Reorient: Global Economy in the Asian Age. Berkeley, Cali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8.

 

四、中國的社會結構

 

  1. Eastman, Lloyd, E., Family, Fields, Ancestors: Constancy and Change in 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1550-1949,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1. 孫立平,《轉型與斷裂:改革以來中國社會結構的變遷》,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2. 費孝通,《鄉土中國》,北京:三聯書店,1985。
  3. 沈大德,吳廷嘉,《黃土板結: 中國傳統社會結構探析》,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4。
  4. 金觀濤、劉靑峰,《興盛與危機: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香港: 中文大學出版社, 1992。

 

五、中國的教育制度

 

  1. Lee, Thomas H.C., Education in Traditional China: A History, Leiden: Brill, 2000.
  2. 張仲禮著、李榮昌譯,《中國紳士:關於其在19世紀中國的作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 王鳳喈,《中國教育史》,台北市: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8。
  4. 張希淸,《中國科舉考試制度》,北京: 新華出版社, 1993。

 

六、中國的宗教與民間信仰

 

  1. Wolf, Arthur ed., 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pp. 1-18.
  2. 謝和耐 (Gernet, Jacques) ,《中國與基督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3. 鄭振滿、陳春聲,《民間信仰與社會空間》,福州市: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4. 古正美,《從天王傳統到佛王傳統: 中國中世佛教治國意識形態研究》,台北市: 商周出版,2003。
  5. 林長寬,《伊斯蘭在地化: 中國伊斯蘭發展之探討》,香港: 人文學科研究所, 2015。
  6. 霍揚揚,《獅子山上的新月: 香港華人穆斯林社群的源流與傳承》,台北市: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0。

 

七, 中國的都市文化

 

  1. 吳剛,《中國古代的城市生活》,北京: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1997。
  2. 余輝,《清明上河圖解碼錄》,香港: 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2016。
  3. 張臨生、孟元老,《繁華之城: 東京夢華錄》,台北市: 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1。
  4. 史為樂,《浮世繪:古代都市與都市生活》,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
  5. 葉驍軍,《中國都城發展史》,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8。

 

八,中國與世界

 

  1. 王國斌著,李伯重等譯,《轉變的世界:歷史變遷與歐洲經驗的局限》,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

  1. 許倬雲,《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1。
  2. 韓毓海:《五百年來的中國與世界》,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3. Frankopan, Peter. The Silk Roads: A New History of the World, New York: Vintage Books, 2017.
  4. 司徒嫣然、香港文化博物館,《相惜與交融: 羅浮宮與紫禁城,香港,香港文化博物館。

 

九, 從中國臣民到中國公民

 

  1. Harrison, Henrietta, The Making of the Republican Citizen: Political Ceremonies and Symbols in China, 1911-1929,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2. 李孝悌,《淸末的下層社會啟蒙運動1901-1911》,石家莊:河北敎育出版社,2001。
  3. 夏東元,《洋務運動史》,上海: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4. 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臺北:商務印書館,1995。
  5. 李澤厚,《中國近代思想史論》,臺北: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0。

 

十,傳統與現代

 

  1.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1992。
  2. 金耀基,《從傳統到現代》,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3. 李懷印、歲有生、王傳奇,《重構近代中國: 中國歷史寫作中的想像與真實》,北京:中華書局,2013。
  4. 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追尋現代中國》,臺北市: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
  5. 羅哲文,《中國的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香港: 和平圖書有限公司,2003。
  6. Yan, Haiming, World Heritage Craze in China. 1st ed. New York, NY: Berghahn Books, 2018.
  7. 喬曉光,《活態文化 :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初探》,太原市: 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最新的課程資訊和更動會在Blackboard和上課時公佈。

Honesty in Academic Work

Attention is drawn to University policy and regulations on honesty in academic work, and to the disciplinary guidelines and procedures applicable to breaches of such policy and regulations. Details may be found at http://www.cuhk.edu.hk/policy/academichonesty/.

With each assignment, students will be required to submit a signed declaration that they are aware of these policies, regulations, guidelines and procedures.

  • In the case of group projects, all members of the group should be asked to sign the declaration, each of whom is responsible and liable to disciplinary actions, irrespective of whether he/she has signed the declaration and whether he/she has contributed, directly or indirectly, to the problematic contents.
  • For assignments in the form of a computer-generated document that is principally text-based and submitted via VeriGuide, the statement, in the form of a receipt, will be issued by the system upon students’ uploading of the soft copy of the assignment.

Assignments without the properly signed declaration will not be graded by teachers.

Only the final version of the assignment should be submitted via VeriGuide.

The submission of a piece of work, or a part of a piece of work, for more than one purpose (e.g. to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in two different courses) without declaration to this effect shall be regarded as having committed undeclared multiple submissions. It is common and acceptable to reuse a turn of phrase or a sentence or two from one’s own work; but wholesale reuse is problematic. In any case, agreement from the course teacher(s) concerned should be obtained prior to the submission of the piece of work.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