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症蔓延之際,武漢及香港紛紛「封城」、「封關」,一眾滯留內地的應屆中學文憑試(DSE) 考生乾著急。考生千辛萬苦抵港後,又要急忙趕回滯後的溫習進度。公開試還未開始,中港兩地之隔,已經為這班考生製造試卷以外種種難題。
教育局在開考前一周宣布延遲文憑試四星期,亦令考生心情如坐過山車。
記者│李樂宜 編輯│李詠 攝影│李樂宜 徐樂彤
應屆DSE考生蔡同學(化名)與父母於1月20日抵達武漢市,打算逗留數天探望跌傷的祖母。怎料,1月23日凌晨2時,蔡同學在微信得悉武漢市政府宣布8小時後封城,機票隨即停售,返港應考路斷,蔡同學頓感徬徨:「封城是我從未料及的事,那時感到很無助,壓力很大。」
被困武漢,蔡同學不斷聯絡相關部門,包括特區政府駐武漢經濟貿易辦事處以及香港入境事務處等,當局表示已得悉他的情況,卻一直沒有回覆具體的回港安排。他等了整整一個月,工聯會成員於2月25日告知他政府正準備包機接載身在武漢的港人。3月4日專機起飛前兩天,他終於收到香港入境事務處的訊息,確認登機資格以及專車接送的安排。
蔡同學帶往武漢的只有化學、物理及英文三本筆記練習,其他溫習資料均留在香港的家。沒有帶文憑試專用的計算機在身,他唯有用武漢家中的普通計算機及所認識的運算方程式去解題。武漢家沒有安裝虛擬私人網絡(VPN),所以他無法登錄學校的線上教學平台Google Classroom取閱學習資源。本來成績優異,志於考入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的他心急如焚,他憶述:
「在武漢的溫習進度一點也不理想,每日都在想如何盡快回港應考DSE。」
由於家人不符合優先回港的登機條件,蔡同學要獨自乘搭包機返港。登機前,祖母再三叮囑:「多花心思溫書,要多留意消毒」,父母則反覆叫他注意衛生。離開武漢前一晚,蔡同學忐忑難眠,「一想到要在香港完全不熟悉的隔離環境,心裏不免有些不舒服,害怕不習慣。」
隔離營內專心溫習 盡力追趕進度
蔡同學3月4日晚上10時順利隨特區政府安排的第二班包機抵達香港,隨即被送往火炭駿洋邨檢疫中心隔離。凌晨1時,蔡同學一踏入檢疫中心,立刻詢問大堂的工作人員:「這裏有沒有影印服務?」
得悉檢疫中心提供無線網路(WiFi)以及影印服務,蔡同學才如釋重負,每天用手機通過Whatsapp請職員幫忙列印網上下載的試卷。同時,蔡同學的姑姐亦會到駿洋邨轉交他留在學校儲物櫃的書本、筆記。親友只要在物資上寫上隔離人士的名字、電話及單位資料,在登記處交給民安隊員後,便有專人轉交物資。蔡同學認為檢疫中心環境清靜,有助集中溫習。回港後他的溫習進度相當理想,目前重點操練本身成績不俗的化學科和物理科,希望增加摘星機會。
蔡同學坦言尤其在意學校老師的期望,希望成績不負所望。在應考DSE前兩個月經歷重重難關後,考評局於3月21日宣布今屆中學文憑試將順延四個星期到4月24日開考,並取消中文及英文科口試,蔡同學認為考評局的安排合理:「最主要是這次安排考慮到考生的健康,我也可以爭取更多溫習時間,彌補在武漢所耽誤的備試進度。」
尋覓留港住宿 考生難專注備試
17歲的林同學是跨境考生,就讀北區中學,居住在羅湖口岸附近。農曆新年假期期間她一直留在內地居所,雙親如常來港工作。2月3日,當局宣布關閉羅湖等四個口岸。2月7日,考評局表示不考慮在深圳開設考場,同時呼籲跨境考生盡快準備返港。翌日港府宣布,由內地到港人士必須接受14天強制檢疫。
接踵而來的突發消息令林同學措手不及,之後的每天她都在煩惱應該怎麼辦。
「在大陸的學習資源不足夠,不能在香港那麽容易借取或列印試卷。」林同學家的虛擬私人網絡(VPN)不穩定,加上家裏沒有打印機,每次取閱網上學習資源也花上一定時間。她本來打算相約同學一同回校溫習,誰知一關之隔,咫尺天涯。
母親由於工作緣故,一度打算與她一同來港暫住,二人為14天檢疫以及隔離之後的住處煩惱不已。林同學後來得知另外兩位跨境同學有同樣情況,便決定三人在香港合租單位,母親則另外借住朋友家。經過林同學在港好友多番打聽,終於尋得一個傢俱齊全、兩房一廳的單位,以每人每個月6000港元租住。花了應考前的關鍵數周找住處,林同學無奈道:
「整個2月中至月底,基本上都在忙於找香港的住處,已無心思溫書。」
酒店隔離14天 溫習進度滯後
林同學與母親於3月2日來港,先要隔離14天。她跟母親原打算住隔離營,到了關口才得悉隔離營內隨機分房,母女擔心不能同住而臨時改變計劃。林同學決定入住位處銅鑼灣的酒店,大破慳囊,連同三、四月留港的生活開支可能達二萬港元,「沒有辦法,考試要緊,這筆錢也是要花的」。
林同學就讀的中學將各科模擬試卷寄往酒店,方便她溫習,但房間內只有一張茶几,大小僅足以放置兩張A4紙,不便操練試卷。她唯有在床上翻閱教科書以及筆記,偶爾用手機完成老師傳來的選擇題,再截圖傳回去給老師批改。林同學覺得酒店房間環境不佳,溫習進度未如理想。
林同學形容這屆DSE考生的路比較「崎嶇」,去年的社會運動和現時的疫情令她情緒受困擾,成績下滑不少。她現時對於升讀第一志願的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信心不大。她批評當局對是次中學文憑試的安排不妥,教育局在開考的一星期前突然宣佈文憑試延期四個星期,回家的日子無奈被推遲,又欠缺相應措施支援在港沒有住處的跨境考生,令他們無所適從,大大影響備試心情。
北區學校合辦溫習營 解決跨境考生住宿困難
香港中文中學聯會副主席及粉嶺救恩書院校長邱潔瑩表示,在全港378名跨境應屆日校考生中,約300名是北區跨境中六學生。據北區中學校長們了解,當中約有100人未能安排香港住所。邱校長的學校有10名跨境中六學生,有學生沒有香港住所,經濟上亦未能租住酒店。雖然政府並沒有明確表示能讓DSE考生優先入住隔離營,但校方仍會發出准考證副本及校長信,希望有助他過關時證明考生身分,增加入住政府隔離營舍的機率。
「跨境考生要考慮的不單是隔離14天,還有隔離完之後的住處也很重要。」邱校長稱北區及大埔區中學校長將合辦「溫習營」,讓區內跨境生於14天隔離期後及考試期間暫住,元朗區亦有類似安排。校長聯會2月底開始與位於北區的營舍商討安排,截至4月初已有80名學生入住溫習營。邱校長表示會盡量安排學生床位之間相隔一定距離等防疫措施,而各校會全費資助溫習營,學生能免費入住,但需自付膳食費用。而跨境考生林同學知悉溫習營消息前,已租香港的住所,所以不打算遷入營舍。
「作為校長,真的不想看見這班(100名北區跨境中六)學生來港後沒有住所或擔心沒有錢租酒店。他們還要考試,這段期間的精神與健康尤其重要。」邱校長盼為應屆考生提供心靈支援:
「逆境一視同仁,所有應屆考生都面對著同一疫情。面對現實中的難題,未必即時有答案,唯有在可控因素上努力,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有志者事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