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期大學線

港生轉戰外國試 成入大學新出路

2011 年 04 月 08 日

有傳統名校以英國公開試應戰,將學生送進大學之門;有末代高考生「雙管齊下」,同時報考香港及英國兩地的高考;也有「三三四」學生不考文憑試,轉投多為國際學校所採用的國際預科文憑…… 用盡方法,只為了一個大學學位。 繼續閱讀

111期大學線

街頭募捐員非義工 七成二市民不知情

2011 年 04 月 03 日

「您好,我係XXX籌募大使……」這句耳熟能詳的說話,背後有多少個不知道?你知道籌募大使受薪嗎?你知道籌募顧問公司的存在嗎?你知道慈善機構的籌募支出有多少嗎? 繼續閱讀

101期大學線

我也是香港人-閭丘露薇

2011 年 04 月 03 日

閭丘露薇,上海出生,上海長大,以優異成績考入上海復旦大學哲學系,然而她最喜歡的是當一名記者。二十六歲移民香港,選擇到剛開台的鳳凰衛視,今天,她是鳳凰衛視的採訪總監。二零零一年,阿富汗戰爭爆發,她是第一位進入阿富汗的華人女記者;二零零三年,她亦是伊拉克戰爭中,第一位進入巴格達現場報道的華人。除了記者,閭丘近年成為公共知識分子,積極在網上發表個人言論,新浪博客有超過三千多萬人次瀏覽。然後,她選擇留下來,關心本地的新聞。身分認同,閭丘在訪問之初,已經不自覺地說出:「我是一名香港人」。 繼續閱讀

101期大學線

聾健融合從「手」出發

2011 年 04 月 03 日

他們,外表與常人無異;他們,較沉默寡言;他們,較少受到社會關注。一直以來,香港的聽障學童只有兩個選擇:進入特殊學校或分散於各區主流學校。但無論哪一方也不重視手語教學模式,聾童只能跟隨大多數人以口語學習。
有小學和幼稚園就一反常規,試行「賽馬會手語雙語共融教育計劃」,把手語帶入主流學校教室,營造一個讓聾童和健聽學生在語言和學習上共融的教學環境。計劃將踏入第五年,學校更準備把計劃推展至中學。
繼續閱讀

101期大學線

廣州蟻族的自白

2011 年 04 月 03 日

「只要大學畢業,就會有出頭天」,這個觀念在中國的農民家庭一直都根深蒂固。不少家庭即使收入不多,也堅持送子女到城市唸大學,為的是子女更好的將來。不過他們怎也想不到,子女畢業以後,每月收入只有約二千元,更要蝸居在狹小的房間。在內地,這種「大學生低收入聚居群體 」被稱為蟻族。沒錯,蟻族窮、苦,但他們與民工不同,他們有更遠大的夢。夢,使他們一直堅持。 繼續閱讀

101期大學線

超齡子女的抉擇

2011 年 04 月 03 日

由二零一一年四月一日起,港人在內地的「超齡子女」可分批申請單程證來港。然而,有人苦等十多年為求家庭團聚,但亦有人安於現狀拒絕來港。到底這批「超齡子女」面對什麼抉擇?他們來港又會帶來什麼影響? 繼續閱讀

101期大學線

記者離職潮 何時了?

2011 年 04 月 03 日

今年一月,無線電視新聞部爆發辭職潮,六名資深記者相繼離職。其中一位辭職記者柳俊江,在離職後數天便在網誌上發表題為《我離開了我愛的崗位》的文章,大談離職原因,引起行內和社會人士猛烈迴響。傳媒雖被稱為行政、立法及司法以外的「第四權」,但是香港新聞工作者所得到的卻是過低的待遇。新聞部門資源緊縮、行業競爭激烈,令資深記者相繼離開、有意投身者卻步,埋下新聞質素下降的隱憂。離職記者都希望傳媒老闆能夠重視人才,給予記者合理的待遇。 繼續閱讀

101期大學線

從燉奶佬到生意佬

2011 年 04 月 03 日

茶餐廳是香港的地道文化,創出不少香港獨有的食品。茶餐廳前身──冰室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開始興起,隨著食品種類增加,逐漸演變成今日的茶餐廳。茶餐廳的經營模式在發展過程中不斷變化,當中更有不少茶餐廳,由當初的街頭小鋪變身為香港品牌。
其中,金裝燉奶佬茶餐廳就是靠企業化,從地區糖水店發展成今日擁有十八家分店的大型連鎖茶餐廳。 繼續閱讀

101期大學線

打造打女 練就武打女星

2011 年 04 月 03 日

香港影壇的武打潮流自七十年代開始,當中邵氏電影公司的輝煌盛世,以及蜚聲國際的巨星李小龍都為人津津樂道。不過,自九十年代末,優秀的動作片買少見少。直至近年「功夫」、「葉問」等電影叫座,才再一次掀起動作片和學功夫的熱潮。可是,武打巨星多以男士為主,環視現今影壇,真正有功夫底子的女星非常罕見。全因為新一代的武打女星最重要的不是懂得「打」,而是懂得「演」。 繼續閱讀

101期大學線

拾荒嫗

2011 年 04 月 03 日

一千四百年前,白居易寫了一首賣炭翁。
今日,老人無炭可賣,只可以賣紙皮。 繼續閱讀

101期大學線

富豪雪糕 啖啖回憶

2011 年 04 月 02 日

「do-do-mi-so-so……」,我們靠這首熟悉的《藍色多惱河》辨明富豪雪糕車的位置。流動雪糕販本著「每日新鮮為你製造」的宗旨,在四十一年前開始走訪香港各處。他們每日開著紅白藍小貨車,辛勤地重複相同工序,換取兩萬元的月薪,以汗水養活家庭; 親切地為客上遞上軟雪糕,造就港人的集體回憶,以青春見證香港人成長。 繼續閱讀

1 ... 106 107 108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