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空間 身份 皇后 社會, 07年2月號 空間 身份 皇后文:包 政府公佈初步構思希望將皇后碼頭的鐵器和非結構部分,如繫船柱、鐵欄、「皇后碼頭」中英文牌匾、導航燈、扶手等分拆保存,然後另覓地方重置皇后碼頭可保留部分。看似是回應了港人所求,但事實上政府只將皇后碼頭看成承載大眾集體回憶的裝置,與視皇后碼頭為公共空間和尊重大家對碼頭空間規劃的自由,還有一定距離。 一月十二日,梁文道到皇后碼頭講書,分享他對皇后碼頭抗爭策略的看法。背靠大會堂,坐在皇后碼頭的空地上,還以為會有很多椅子,整整齊齊的,但看見各式各樣的椅子,原來大家都自備凳仔,我跟同學沒有自備凳仔,卻也樂得坐在地上,等候梁文道來臨。他來到,拿著「大聲公」,開始他三個小時多的分享。其間有船隻在碼頭泊岸,有外地遊客登岸後,一臉好奇地看著我們。船隻的摩打聲、音樂聲,將梁的聲音蓋過,還不時傳來一陣電油味。在這樣的環境「聽書」,比起在課室好,無拘無束。有人邊聽邊做筆記,又有人在看相關的文章,我自得其樂,邊聽邊思考梁所講關於社會運動的策略和方向。之後還有大家分享的時間,其中有位年輕人,向大家介紹了一篇他所寫的文章,內容是關於公共空間與人身份建立的關係。他說香港的公共空間多運用作商業發展用途,走在街上看見的除了商場、寫字樓、商舖,只有很窄的街及很多車,能夠讓人停下思考的空間少之又少,遑論停下來思考空間與身份的關係。加上香港整個城市規劃只因循不斷清拆及發展的商業模式,令我們更難發掘自身與空間的關係,更難組織自己的身份。其後梁又補充在古時,城市之所以有別於國家,是因為不同身份的人能在城市內交流及反思自己生活方式及身份。 坦白講,初時聽他說空間與個人身份建構有關時,我完全不明白他在說甚麼,因為對空間使用與身份考慮的扣連太陌生了。經過皇后碼頭的晚上,思考運動常提到的人民參與規劃將我改變過來,從問自己如何看待皇后這個公共空間,反思自己與之有關的成長經驗及身份形成。從前看見皇后碼頭只覺得是電視劇景點,但當問及人民規劃,思考自己或朋友間與皇后距離遠近,發現有不少我獨有的經驗及對那地方的想法是其他人所沒有的,反之亦然,就在這些有與沒有中,我看到自己的特質及成長點滴,更讓我意識到平日沒有注意到的自己。對於坐在碼頭聽人討論感新鮮是因為自己從來也被困在課室內學習,對於其他可能性的想像簡直是零。由此點點入手,認識自己並重構自己的身份,同時又明白環境及身份對自己的作用。 誰說認真的討論要在課室或會議廳進行?誰說碼頭只有讓人上船登岸的功能?空間的意義還得靠人去尋找和開發,而就在尋找和開發中,人可看到更多人和空間的關係,摸索自己的身份。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CommentName* Email* Website 在瀏覽器中儲存顯示名稱、電子郵件地址及個人網站網址,以供下次發佈留言時使用。 五 × 2 =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