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讀者:
《中大通訊》已停刊,本網暫停更新。請移玉步造訪本校最新通訊《走進中大》網頁:https://focus.cuhk.edu.hk,閱讀大學報道和消息

頭條

路漫漫其修遠兮

莫樹錦論抗癌之道

漫漫長路
通往你的大門
永不消失
我見過那條路
它總是把我帶到這裏
請你把我帶到你的門前

──披頭四《漫漫長路》

人生在世,情願與否,都要踏上種種征途,而對一些不幸的人來說,抗癌之路正是其一。腫瘤學系系主任兼李樹芬醫學基金腫瘤學教授莫樹錦便借用披頭四樂隊《漫漫長路》一曲,於10月14日以「抗癌漫長路」為題演講,為中大五十五周年校慶節目「智慧的探索」公開講座系列畫上句號。當日,莫教授以其一貫瀟灑撇脫的形象示人,向聚精會神的觀眾娓娓道來醫者如何與病人同行,邁向征服癌症的大門。

征服也者,所謂何事?

莫教授先解釋何謂「征服癌症」。「征服」除有根治之意,亦指預防和抑制。當然,三者皆以延年益壽為宏旨。他先談預防,指其分為主次兩種:前者旨在阻止癌症發生,後者意在及早發現病症。他以自己專攻的肺癌為例,指禁煙乃上世紀中葉起主要的預防手段,而最新戰線是管制電子煙;若不幸患病,則可透過X光檢查或更為有效的電腦斷層掃描,從速診治。近年,醫學界亦發現鼻咽癌可在早期藉驗血診斷,惟此方法尚未能用於所有癌症。

莫教授繼而講解根治癌症之法。切除腫瘤固然是主要方式,而癌症手術自七十年前確認有效至今,大有進步。現時醫生已可借助機械臂施刀,如庖丁游刃,中大正是以此蜚聲東南亞。這項技術將來更可與5G科技結合,令醫生得以實時遙距操縱手術機械人,在千里之外救治病患。不過莫教授強調,醫生仍未能偵測細微的腫瘤,進而除之,而癌細胞亦可能早在腫瘤切除之前,已循血管轉移陣地。故此,手術須有化療輔助。學者正研究利用病人自身的免疫系統,清理殘留的癌細胞。

最後,莫教授談到抑制癌症、與癌共存之道。現在化療之外,還有精準治療,後者成效更為顯著,副作用也較少。對準致癌基因、阻礙腫瘤生長的標靶藥物,正是精準療法的一例,而協助免疫系統辨認和消滅癌細胞,亦屬精準療法。未來的抗癌方向之一,是利用CRISPR基因剪接技術,賦予免疫細胞攻擊癌細胞的能力。

車與車手

在演講中,莫教授主要從技術角度論抗癌,來到答問環節,他以妙喻道出抗癌另一關鍵。在場有人替家人發問,謂不同醫生對其肺片中的結節判斷各異,有說良性、有說惡性,不知孰是孰非。莫教授打趣反問他有否在網上交友,接着拋下精警的一句:「相片並不可靠。」他告誡道,面對任何事物,都不能單憑外形或某一指標而下定論。

莫教授所言,提醒我們醫學如何昌明,也需醫者嚴謹的工作態度配合。有人問到,一般人能否透過公共醫療系統,享用講座提及的先進科技。教授再用比喻回答:「同一款汽車,有人開得很慢,有人開得很快。」他指公立醫院已備各種抗癌技術,接下來便要靠醫護人員盡心運用。

上下而求索

在談及標靶療法時,莫教授已點出人與技術同樣重要。標靶藥的誕生,還是有賴學者孜孜不倦、積極找出致癌基因。由是觀之,驅車在征服癌症,以至從事其它學問的長路上,學者要由剛毅的心帶領,方能奔馳到智慧的大門。

Jason Yuen

本文出自《中大通訊》第546期(2019年11月)

標籤
「智慧的探索」公開講座 莫樹錦 癌症 抗癌 腫瘤學系 李樹芬醫學基金腫瘤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