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 > 學術探奇

能醫也自醫
崔子揚揭示心理療效與醫師情緒之關連

2020年2月

說起心理治療,我們腦海浮現的畫面大抵是病人躺在沙發上,向心理治療師敞開心扉。但我們可曾想過,在一旁奮筆疾書的心理治療師是怎樣的心情?

根據崔子揚教授的研究,我們的確應該關注心理治療師的心理狀態。沙發主人的心情足以影響這場會面的成效。畢竟,心理輔導是一場雙向的對話,而非單方面的吐苦水。

崔教授說:「情緒會影響我們的認知過程。我研究心理治療師會見病人時的行為,並且指導他們在會面之前覺察與調節自身情緒。」

迄今為止,心理治療成效方面的研究大都聚焦在治療手法本身,比如考究認知行為治療法和精神動力治療法哪一種更能對治抑鬱症(答案是兩者皆能)。

崔教授的研究則指出,心理輔導的風格與進行方式同樣對療效大有影響。他的「過程研究」注重實質的輔導本身,而非似「成果研究」以目的為本。

自2018年起,崔教授已在中大研究了六百多節心理輔導,當中涉及至少四十對「醫師—病人」組合。他計劃在2020年5月完成數據蒐集,屆時將涵蓋逾八百節心理輔導。

在輔導會面前後,崔教授都會對治療師和患者進行問卷調查,例如要求他們指出,按一至五的等級,他們當下感到有多開心、悲傷、焦慮等等。在二十八條問題當中,十條關乎正面情緒、十條關乎負面情緒、四條關乎平靜感、四條關乎疲勞感。治療結束後,病人再指出他們認為會面有多少效用。

雖然必會有些人天性較樂觀或較悲觀,但研究相同的「醫師—病人」組合有助追蹤同一批人在一段時間內的情緒起伏。此做法也利於審視情緒變化對輔導過程的影響。心理輔導收費僅為每小時一百港元,是私家診療價的十分之一。

除問卷調查外,負責分析治療師行為的研究人員也會查看相關錄影或對話文稿,就治療師的表現提供獨立評估。由於文字稿製作極耗時,中文版本尤甚,崔教授正與電子工程學系李丹教授合作,建立心理輔導範疇的廣東話電子詞典,有望輔助自動轉錄。目前,文字稿仍需以人手輸入與檢查。

崔教授研究顯示,心情好的治療師顯示較高的同理心,而病人也會受樂觀情緒感染

崔教授的研究可追溯至他在美國馬里蘭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日子。當時的分析已顯示,治療師的情緒愈正面,會面的成效愈高。這聽上去似乎理所當然,但卻未必與事實吻合:過度樂觀的治療師有機會同理心較弱,難以身同感受病人所表達的強烈恐懼與絕望情緒。

崔教授解釋:「情緒高漲的治療師可能聽完患者傾訴之後,解讀有偏差,低估病人的負面情緒,即使病人有自殺傾向也未能察覺,後果不堪設想。」

這位教育心理學系助理教授對此課題的探究並非紙上談兵──他本身是持有紐約執照、在香港註冊的心理學家。在中大則主要向實習生、教師,以及社工和言語治療師等專業人士傳授輔導技巧與流程。

現時,崔教授在香港致力研究心情的重要性──開心的治療師有何與別不同,能左右治療成果?是透過言語行為?抑或更懂得與病患建立融洽關係?

「大眾普遍知道情緒會影響人的判斷和決策,但這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持。我希望加以印證,揭示治療師的情緒和措辭對療效的影響。」

崔教授初步的研究顯示,心情好的治療師顯示較高的同理心,而病人也會受樂觀情緒感染。然而這並非看上去那麼簡單。

同理心較高的治療師在心情好的時候會變得更加善解人意,因此閱讀勵志文章和聆聽輕快音樂對他們的工作大有裨益。平常欠體貼的治療師在心情好的時候,同理心反而進一步下降,因此為他們注入快樂情緒反而令他們更難身同感受病患的處境。

另外,一向沉着冷靜的治療師是療效的最佳保證。處於疲累狀態的治療師若能跟病人對話時抖擻精神,表現依然不俗。

這些研究發現將會應用在培訓心理治療師上。在接見病人前,治療師應先評估一下自己的情緒。即使他們當下狀態不佳,仍能運用技巧,保證會面成效。對於不太擅長管控自身情緒的治療師而言,在輔導他人之前更應該先覺察和調節自己的感受。

崔教授總結道:「培訓輔導員的其中一環是令學員意識到人各有異,不同人會以不同方式感受和表達情感。倘若覺察自身情緒是學員的弱項,那麼在治療病人前就需要好好學習『輔導員的自我關顧』。」

崔子揚:「培訓輔導員的其中一環是令學員意識到人各有異,不同人會以不同方式感受和表達情感。」

圖/Eric Sin

倘中英文版本出現歧義,概以英文版本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