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於藝 延藝風郭瑛開拓藝術對話空間
2017年10月
詩言志,畫傳情,藝術展讓觀眾沉浸於濃濃的美學氛圍,藝術家往往是焦點所在,而策展人協調四方,讓展品與觀眾對話,背後心血不容忽視。第五十七屆「威尼斯視藝雙年展」於本年5月13日開幕,香港館展出藝術家楊嘉輝的「賑災專輯」多媒體展覽,觀眾絡繹不絕,其實早於一個月前,策展人郭瑛已抵達威尼斯布置展區。
處理藝術品開箱和陳設以外,郭瑛和團隊也要在場地加建牆壁、燈槽、調整音響裝置,好讓觀眾一嘗特別的視覺及聽覺體驗。展覽以標誌性的《We Are the World》和《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等賑災歌曲為出發點,經楊嘉輝的刻意修改和創意誤讀,呈現一系列畫作、物件、錄像、空間聲音裝置及場域特定設置作品,集視覺及聽覺體驗於一體。
「八十年代的歐美巨星為公益錄製賑災歌曲是普遍現象,幾乎已自成一種音樂體裁,香港歌星亦會錄製賑災歌曲為災民籌款。然而,當《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於近年被重新錄製時,歌曲突兀的演繹方式令楊嘉輝留下深刻印象,引發他重新審視賑災歌曲的意義,構成了是次展覽的概念。他嘗試將不同的政治觀點聚集在跨文化語境之下,探索迫切的社會、哲學以及政治問題,讓觀眾探索賑災歌曲的象徵意義。」
郭瑛活躍於國際藝壇十多年,在英國、波蘭、紐約等地策劃過多場藝術展。旅居英國期間,她都會參觀「威尼斯視藝雙年展」,但代表香港赴威尼斯策展倒是第一次,她也是獲承辦方香港藝術發展局與西九文化區M+邀請的首位客席策展人。
策展人與藝術家的關係微妙,會因應展覽模式不同而變化,籌備群展時,策展人的聲音較為明顯,「但我特別享受策劃個展,因為雙方都會全心投入籌備過程,關係比較平等,期間的溝通與角力都能建立默契與信任。」郭瑛認為個展主要是帶出藝術家的個性與觀點,她會反映問題和提出意見,但最後做不做、怎樣做,都是依據藝術家的決定。
回顧中大藝術系四年的學習,郭瑛覺得當時學到的思考與提問的方法令她畢生受用,「呂振光教授擅長啟發學生的直觀思維,他能短時間內跟學生深入互動;陳育強教授的提問按部就班,助我建立系統思考。這對我策展生涯很重要,要了解主辦機構的要求、藝術品的核心訊息,適切的提問技巧和思考尤其重要。」
中大畢業後,郭瑛獲志奮領獎學金遠赴倫敦藝術大學進修,後來擔任英國華人藝術中心策展人,每年策劃展覽及相關講座,也負責藝術家駐留計劃。她認為工作上最大的挑戰是如何理解英國藝術圈的思維與運作,「這跟語文能力無關,而是不同藝術場景、不同機構的人都有自己一套語言邏輯,最重要是掌握溝通訣竅,理解箇中的思維,從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十年前,華人藝術在英國並非很受觸目,郭瑛逐步學會如何在活動後爭取曝光率,讓華人藝術在當地日漸開花。「英國藝壇在全球的當代藝術圈子地位不輕,留意他們的討論焦點和背後的思維,有助我推動中心與英國各地及亞洲文藝機構的合作交流。」豐富的海外策展經驗亦幫助郭瑛日後成為獨立策展人。
回到香港,郭瑛發現要搜羅藝術資訊一點也不易,亦感慨本地藝術家孤掌難鳴,遂於2014年創辦「Art Appraisal Club」,成員有大學教授、藝術家、策展人、博物館研究員等,大家每月相聚,就城中的藝術活動各予己見,並會筆錄內容,連同「每月展覽清單」上載至網站。除了月會、網站資訊,成員亦試過為觀眾導賞藝術展,並帶他們參觀藝術家的工作室,冀藝術能融入大眾的生活。
郭瑛認為每件展品都是藝術家的心血,值得被認真討論。「藝展完結不代表展品的生命劃上句號,我們需要討論、寫藝評,展品才可以被深入閱讀。香港藝術在國際藝壇較少人留意,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藝評不足,所以我們自上年起發行半年一度的雙語刊物《藝評香港》,透過歸納現象,探討問題,讓讀者反思藝術作品與社會的關係,同時深入認識藝術家的創作與思維。」
香港的藝評雜誌寥寥無幾,紙媒的藝評版面日漸萎縮。郭瑛捨易取難,為的是激發不同聲音交錯,在荒原上種出生機。
文/資訊處 Jenny L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