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家智慧與現代心理學
公元前五百二十八年,北印度釋迦族的王子悉達多來到菩提伽耶,即今日印度東北邦比哈爾省伽耶城近郊,在一棵菩提樹下結跏趺坐,誓要參透人生的道理。他已經苦行了好幾年,一直在思索解脫內心煩惱的方法。悉達多在菩提樹下以禪定方法內觀自心四十八天,第四十九天黎明時終於大徹大悟。悉達多就是佛教的始祖釋迦牟尼。
「釋迦牟尼可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位心理學家,」心理學系梁耀堅教授說。「心理學一言以蔽之,就是一門研究『心的運作原理的科學』。撇開宗教的色彩,佛學的基本思想和現代心理學有很多共通的地方。二千五百年前,釋迦牟尼已經以坐禪入定的方式,用心來覺知及觀察自心的運作過程,從而了解內心煩惱的緣起。這種內觀法,也就是今天在西方心理治療界流行的內觀療法。」
梁教授解釋,「佛」的梵文字根是budh(菩提覺識),從心理學來說,即是「覺知能力」;而成佛(Buddha),就是成為有這種能力的人(dha);即是說,人人都可以透過不斷練習如何清淨自心,凝聚心力,去觀察及覺知一切心理現象的緣起,最後成為「大覺者」。
「佛學非常強調正面情緒如慾念(貪)、負面情緒(如憤怒或瞋、恐懼、悲傷等)、及無知或錯誤的所知(痴),如何扭曲人心的運作,使人心只見虛妄之相,不見真實如此(真如)的實相。同樣地,現代心理病理學亦非常重視負面情緒如恐、慮、怒、悲,以及正面情緒如貪慾所產生的強大動力如何扭曲人心的運作過程。這正與佛學理論相通。事實上,『恐、慮、怒、悲、慾』這五個字在字形結構上便傳神地反映出『心』如何在這些情緒的掩蓋下,變成心不由己!」
梁教授專攻病態心理學,近年主力研究情緒障礙及人格障礙,尤其專注於研究「邊緣人格障礙」的心智運作特徵。邊緣人格障礙患者極度情緒不穩,由於經常被強烈的不穩情緒所支配,導致人際關係非常不穩定,而且自我形象亦隨情緒起跌而大上大落。這類患者其中一個行為特徵是頻密的自殘行為。研究指出,普通人群中約有百分之二的人患有邊緣人格障礙,常見患者以女性為多。臨床研究顯示,有不少患者在童年時曾經歷長期性侵犯,心理或身體,俱受虐待。而虐待發生的年齡愈早,病情便愈嚴重。其中可能原因是長期受虐所帶來的身心壓力,對尚未發育健全的大腦造成廣泛的破壞,使患者大腦中的情緒調控機制嚴重受損。童年的痛苦經驗永烙於心,不能磨滅。更可怕的,是由於這種經驗太深刻,大腦以為這是重要的訊息,於是自動不斷重現這些記憶。這種折磨是非常痛苦的,要應對這些時常在腦海浮現的難受經驗,其中一種方法是以肉體上的「痛覺」來轉移心的注意力;最常見的自殘行為是用利刃把自己的手臂割得鮮血淋漓。
現時治療邊緣人格障礙一般都採用辯證認知行為療法。這種療法引入了內觀療法中的各種情緒調控方法,引導患者首先接受自己的痛楚,提升患者對痛苦情緒的承受力,然後學習各種情緒調控技巧去平伏動蕩不安的心。這種療法及佛學修行的「八正道」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梁教授解釋,「八正道」頭三項的「正見、正思維、正語」是關乎修正不良的認知、思維及內心語言;中間的「正業、正命」指的是日常工作和生活習慣的改變;最後的「正精進、正念、正定」則是指精進地練習如何導引心念,定而不散地觀照心的活動。梁教授說:「如果說佛學是人類文明史上最早的心理學,佛學的八正道修行法,亦可說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認知行為療法。」
社交網路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