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處   19.11.2012

407

新聖堂被稱為校園中安靜的綠洲
盧龍光教授
 
《中大通訊》第407期 > 特寫 > 校園中的心靈綠洲

校園中的心靈綠洲

previouspausenext

港鐵大學站旁的交通交滙處,校巴絡繹不絕,行人熙來攘往,繁忙緊張的步伐,與商業區不遑多讓。然而,沿池旁路上行至崇基禮拜堂,再穿過旁邊的蜿蜒小路,林蔭深處,卻別有洞天。樹影婆娑,水聲潺潺,伴着蟲鳴鳥叫,一幢天圓地方的建築物跨立於山谷的小溪上,綠色琉璃瓦頂,與四周青蔥渾成一體─是崇基學院神學院神學樓的新聖堂,它為繁囂的校園守着一絲寧謐,留下一處靈思的空間。

小聖堂去年落成,其興建計劃卻可追溯至1967年。當時策劃興建神學樓,圖則已包括聖堂,惟因資金不足而擱置,數十年來,神學生一直沒固定的敬拜場所。

飄泊流離歲月

崇基學院神學院院長盧龍光教授說,敬拜是神學教育重要的一環。他憶述飄流敬拜的日子時說:「早期只得二三十位神學生,崇拜在崇基禮拜堂低層靜室舉行。後來人數漸增,地方不敷應用,便遷往神學樓四樓閱讀室改建成的小教堂,及後因要方便坐輪椅的同學,又改在神學樓大廳崇拜。」

欠缺固定場所,每次崇拜都得搬桌挪椅,環境難稱理想,且全日制及兼讀制學生漸多,地方日見擠迫,因此「興建聖堂」這埋藏多年的心願再次浮現。2003年,神學院校董會決定興建新聖堂。

困難化為祝福

然而,籌建工作殊不簡單,單是選址及設計已是一項挑戰,持份者意見紛陳,每個建議和改動總有不同聲音,幾經波折來回討論,直至2008年才達至共識。工程於2009年展開,小聖堂終在2011年11月落成。

本來預計兩年的建堂工程,足足花了八年才完成,前後更換了四位設計師,成本由最初的二千五百萬元大增至近七千萬元。這個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幸好得到五大宗派—聖公會、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基督教香港崇真會、香港基督教循道衞理聯合教會和五旬節聖潔會的支持,加上學院積極籌款,現時已籌得六千二百萬元。

見證小聖堂的誕生,盧教授說體會到上帝的參與,「很多人不看好這計劃,認為財政上未必可行,我們很多最初的構思都被各種因素否定,但這些波折反成祝福,教我們更堅定不移,憑信心逐步解決問題。我們看到上帝超乎想像的供應。人無論如何籌算,最終成事乃是上帝的心意。」

繁囂中的淨土

這座以神學院第一任校長命名的聖堂暨容啟東校長紀念樓,樓高四層,頂層是小聖堂,其下各層是神學院辦公室、祈禱室、文物檔案資料室和多功能活動室等。大樓設有兩道橋延伸至設有升降機的神學院鐘樓,方便輪椅人士出入。

小聖堂樓面面積一千四百五十平方米,可容納三百五十人,每天早上九時至下午五時開放予公眾,亦接受團體租用。盧教授指這裏是校園中「安靜的綠洲」,希望讓大家在步履匆匆的生活中有空間歇一歇,安靜一下,滌淨心靈,思索人生,與神相交,添力再上路。

各期刊物

最新10期

2020年代

2010年代

2019–20

2018–19

2017–18

2016–17

2015–16

2014–15

2013–14

2012–13

2011–12

2010–11

2000年代

2009–10

2008–09

2007–08

2006–07

2005–06

2004–05

2003–04

2002–03

2001–02

2000–01

1990年代

1999–2000

1998–99

1997–98

1996–97

1995–96

1994–95

1993–94

1992–93

1991–92

1990–91

1980年代

社交網路書籤

twitter   facebook   谷歌   百度   qq

快速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