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讀者: 《中大通訊》已停刊,本網暫停更新。請移玉步造訪本校最新通訊《走進中大》網頁:https://focus.cuhk.edu.hk,閱讀大學報道和消息。
人工智能已遍及生活各方面,教養孩童,使其得以駕馭形形色色的嶄新科技、正視隨之而來的道德難題,實屬當務之急。「AI:人算不如機算?」系列今期請來中大三位專家,簡述人工智能教育的進展。
說了這麼多關於人工智能的事,頓覺千頭萬緒,皆繫於教育。
幾個月來,《中大通訊》踏遍山城上下,走訪多個範疇的人工智能專家。眾人的立足點各異,對人工智能帶來的機遇與挑戰,自有不同感悟,然而不論起點為何,他們都不約而同談到教育的重要。的確,人工智能的意義,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一而足,惟其千般百樣的啟示,往往落得被誤解,甚或無視。遠的不說,筆者訪問一眾專家時便常常捉錯用神,或者根本不知從何問起。回想過來,大家正是少了在學校好好認識人工智能的機會。
那我們該如何突破瓶頸,與時俱進?
近年,人工智能教育成為全球高等學府爭相發展的領域,中大亦不甘後人。2019年,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推出人工智能:系統與科技課程,屬全港首創。課程開辦兩年,系主任金國慶教授樂見其成功吸納各地尖子,學術成果纍纍。而在此兩年間,課程亦有所調整,以臻完善,如為一年級生增設概論課,並加入探討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應用的選修科目。然而,金教授也提到他們面對的一個局限。
「課程只有約四十位學生,某程度上,規模還是略小。」
有感人工智能教育愈加重要的,並非只有工程學科的同仁。譬如本科城市研究課程新設的智慧永續城市專修組別,其中一個單元便會訓練學生運用大數據。無獨有偶,社會科學院也在2019年推出數據科學與政策研究課程。回望過去兩年,課程主任黃偉豪教授指學生的學術背景縱然各異,如今卻都對人工智能有所掌握,令人欣慰。
「儘管我們多年來嘗試在中學教育打破文科與理科的壁壘,某些積習依然難改。但人工智能正正需要兩個世界的結合才能大放異彩,這也是我們首屆學生經常碰壁的地方。」黃教授憶起文科底子的學生如何與編程搏鬥,理科背景的學生又如何在人文領域舉步維艱。
「不過難關最終一一衝破,現在我們所有學生都能在科技與人文之間遊走自如。」
除了加快在高等教育的工作,我們還能如何應對人工智能的急速普及?須知並非所有人都會上大學,而會專修人工智能的更是少之又少。為推廣人工智能教育,工程學院和教育學院便合辦了中大賽馬會「智」為未來計劃,共同為香港初中學生設計了一套人工智能課程。課程現於試行階段,共有十二章節,涵蓋人工智能原理、機器感知、人機互動等課題。有份創建課程的課程與教學學系趙建豐教授說,他們的目標遠不止傳授課本知識,更不是將學生操練成考試機器。
「學生能學到有關人工智能的知識固然重要,但我們更希望培養他們對此科目的興趣,日後會主動探究相關課題。」趙教授說。「我們希望幫助學生在人工智能時代立身處世,以致他們即使不會在這方面進修,也能與機器共生,不至如現今不少人一樣對智能科技焦慮不安。」
新課程的其中一環,正是教導學生留意人工智能對就業巿場的衝擊。如趙教授和黃教授所言,人工智能難免會淘汰某些工種,但它亦能代人類處理各式各樣的雜務,讓我們專心發揮創意。而終有一日,各行各業或多或少都會用到人工智能,情況就像今時今日要在職場求生,不免要對資訊科技有一定認識。趙教授指,課程正可助學生為這個工作新常態做好準備。
「以音樂為例,如今虛擬作曲家成行成市,人類的價值,就在於我們能推陳出新而機器不能。故此同學若想從事音樂製作,就要努力學習創新。」對人工智能時代下人類在藝術界的角色,趙教授與其他學者的研判不謀而合。誠如黃教授所言,這正可令大眾明白創意、人文關懷等特質之可貴,一改社會長年對培養這些品性的漠視。
有人可能會問:人工智能牽涉複雜的數理概念,是否適合初中學生研習?趙教授反而認為,人工智能的起步點只會越來越早。
「人工智能成為小學教育一環,我相信只是時間問題。有些國家已將人工智能教育推展至幼稚園,好讓學生熟習開發和使用人工智能所講求的思維。」趙教授說。「我們在談的是基礎教育,學生在這個階段當然不可能對人工智能瞭如指掌。然而我們還是可以按部就班,在他們經已從電腦、數學、社會等現有科目學到的知識上,加入相關的人工智能概念。」
我們還該為孩子做甚麼?系列早前提及數碼素養(digital literacy)的重要,說的除了是要熟知數碼科技本身,還要對其倫理意義有所反思。誠然,要為人工智能大時代作好準備,我們就不能對其種種道德問題避而不談。在中大,人工智能:系統與科技課程的其中一門必修科便會談到人工智能的倫理,而哲學系亦有探討此課題的科目。同理,數據科學與政策研究課程一直鼓勵學生在認識各種數據科技的同時,通過實例思考它們的道德意涵。
「科技講求的不應只是速度和表現。智慧城巿的利弊何在?監控城市又是怎樣演變出來?諸如此類的問題,學生都有機會探討。」黃教授說。
而雖然這些議題頗為沉重,但及早讓孩子面對它們也不為過。我們一直在談的初中人工智能課程正正鼓勵學生根據身邊的事例,推而廣之,探討無人車和機器偏見等全世界都在面對的問題。
話雖如此,在香港接受過教育的人都會知道,傳統課程中有關倫理的討論總是草草帶過,畢竟那不是常常會在測驗考試中出現的題目。如今一眾學者銳意將倫理引入人工智能教育,他們又可怎樣避免重蹈覆轍?趙教授說,雖然他們的課程並不附帶考核,但其設計還是能令師生多花時間在倫理課題。
「除了在課程後段加入專門章節、讓學生綜覽人工智能引起的道德議題,我們亦在其它章節加插倫理討論環節,讓師生探討與章節主題相關的道德問題。」教授解釋。「為了帶出人工智能的倫理意義,我們在課程設計上確實花了不少心思。」
展望將來,一眾專家又對人工智能教育有何憧憬?不論是人工智能:系統與科技課程,還是數據科學與政策研究課程,其發展方向都是鼓勵學生立定志向、專心一意。
「人工智能這個領域廣闊無垠,就是窮一生亦難盡。因此我們鼓勵高年級生找出自己對數據科技還是政策研究有興趣,再作專門研究。」黃教授說。「兩邊的基本訓練,他們都在低年級時接受過,所以無論他們是決意專攻數據,用科技探尋箇中的社會意義,抑或希望借助數據籌劃政策,都應得心應手。」
至於基礎教育,趙教授認為每個學科最終都會有人工智能的身影,故此日後要成為老師,對人工智能就必須有所認識。以語文教育為例,將來老師可能會用上自然語言處理技術(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簡稱NLP),讓機器示範如何疏理各種文本,藉以講解語言的種種法則。但趙教授說,不論人工智能以怎樣的形式在課堂出現,它都必須與日常生活接軌,而這就有賴學校和社區合作。
「畢竟人工智能就是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確實如此。
文/jasonyuen@cuhkcontents
中譯/christinenip@cuhkcontents、charmainekwok@cuhkcontents
攝影/ponyleung@cuhkimages
圖/amytam@cuhk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