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讀者: 《中大通訊》已停刊,本網暫停更新。請移玉步造訪本校最新通訊《走進中大》網頁:https://focus.cuhk.edu.hk,閱讀大學報道和消息。
如果真有「創業人特質」這回事,陳景道似乎都對不上號。他既不是商科或工程出身,亦沒有典型創業人的外向自信。相反,他個性靦腆,輕聲細語,自言「膽小、保守」。誰想到這樣一個內向的小夥子正為公關業掀起巨變?
他創辦的HelloReporter是家提供公關服務的科技公司,走到今天,是一連串陰差陽錯的結果。
中學唸理科的他,一向是個「數字人」。偶然看了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的紀錄片和自傳,心生崇拜,「覺得從政的影響力很大」,於是棄理從文,考上了中大政治與行政(政政)學系。
畢業在即,原本一心投考政府的政務主任,可惜屢試屢敗,只得把目光轉向商業機構的見習行政人員(Management Trainee)職位。
一度揚言最不願從事金融的他,事與願違踏進一家跨國銀行,負責幫企業融資。五年後,大部分業務他都駕輕就熟。眼前的康莊大道一覽無遺:兩三年後將獲晉升,再過兩三年升為分組主管,再過數年躋身部門主管……
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安穩富足,他卻避之不及:「我對人生的期望並非賺很多錢,而是希望體驗的事物比別人多。」
2013年他終於邁出創業第一步,跟朋友合辦手機應用程式公司。正當贏了幾場創業比賽、也有投資人青睞之際,負責軟件工程的搭檔忽然提出休假半年,業務被迫中止。
雖然心血與資金盡付流水,但陳景道沒有灰心,反而總結出兩條寶貴經驗。第一,合夥人需慎選,最好先一起工作兩三個月,確定對方全情投入,性格能力互補不足,才落實股權分配。
第二,成立科創公司,倘若自己在技術層面一竅不通,完全依賴工程底子的合夥人,容易處於被動。因此在公司倒閉後,陳景道一口氣惡補了三個月的程式編寫。
其間,他跟一位資深公關朋友雷煒程閒聊時,得知市面上的公關公司收費昂貴之餘,客戶更需簽至少半年合約。但初創和中小企業財力薄弱,也不像大企業般每月都有宣傳活動或新品發布,這種付費模式極不划算。於是他倆構思出一套「按件收費」的新模式──譬如客戶希望獲兩家傳媒專訪,便替他們聯絡記者、發掘報道角度、張羅訪問場地等,按目標見報量收費。HelloReporter就這樣誕生了。
開業三年,HelloReporter連同兩位創辦人在內共七人,已服務過百海內外客戶,靠的是一套「自動化公關工序」。例如想借助媒體替客戶宣傳品牌故事,會預先在智能電郵系統設定五日內寄給記者的三封電郵的順序和個人化內容。第一封發出後如記者沒回應,三天後系統自動再寄。再沒回音,兩日後自動再發。
「在公關業來說,選取報道角度、撰寫財經和體育以外的新聞稿,暫時無法由人工智能取代。但在接觸記者這一環,很該由科技替人承擔痛苦的電郵和電話推銷。」
自動電郵跟進系統能大大提高客戶獲報道的機會。即使記者沒有回覆郵件,智能系統也能紀錄記者按了電郵內哪些連結,從而得知對方對甚麼方面感興趣,並派人跟進。
有感許多傳統企業的營銷模式跟不上科技大潮,陳景道一年前成立了Growth Marketer Academy,着力在亞洲推廣來自矽谷的「增長行銷」,匯集一群來自科技企業如Facebook、小米、GOGOVAN的行銷人員,或舉辦講座傳授秘技,或為企業提供上門培訓,或設計長達十二週的課程,讓學員掌握最先進的網上行銷技巧。學院還在菲律賓、台灣、新加坡、印尼等地舉辦講座及活動,並推出線上課程。
身兼中大創業校友會會長的他,有一則極實用的建議獻給有志創業的後輩:與其一畢業就創業,不如先加入一家中型科創公司。「初生公司仍在摸索產品路向,不能提供完整體驗;發展成熟的大企業如Google、Uber,分工已經很細;中型公司剛剛好,有產品、有資金,又因為資源有限,一人需身兼數職,可盡量體驗日後創業會遇到的事情。」
雖然畢業後從事的所有行當都跟大學唸的科目毫不相干,但陳景道仍十分肯定大學教育的價值:「我非常慶幸當年修讀政政。這學科強調邏輯思維訓練,每次導修課大家都爭辯得面紅耳赤。後來發現,無論討論的對象是政策還是生意,框架完全一樣──界定問題、識別持份者、為求達到目標需要甚麼資源、有何可行方案等等。
「對大多數人而言,大學學的東西沒多少能真正用在工作上。職場講求的是你能否學得比人快、態度比人積極和樂意下苦工。這些能力和心態都應該在大學時期建立起來。」
文/資訊處 Christine N.
圖/Eric Sin
本文出自中大主網頁(2019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