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讀者:
《中大通訊》已停刊,本網暫停更新。請移玉步造訪本校最新通訊《走進中大》網頁:https://focus.cuhk.edu.hk,閱讀大學報道和消息

頭條

何志華為語文教學另闢蹊徑

(Photos by ISO Staff)

中大校園山青水秀,一葉有意,自然是豐富的靈感泉源。不少中大任教或就讀的人,便曾以文字留下了他們與中大的段段因緣。中文系系主任何志華教授與「大學中文」的教師團隊於校園尋蹤覓跡,引導學生閱讀文學作品,讓文學之花綻放每個角落。

何教授執掌教鞭多年,觀察到文學教育相對不足。「我們從來沒有見過一個社會的年輕人對該國的文學完全不感興趣。中學語文課程誤用了學習第二語言的方法,偏重聽、說、讀、寫等個別語言技巧訓練。學生少有機會看好文章,欣賞中文修辭、意境與內容之美。」

求索之迹

為配合2012年復行四年制,中文系同年推行全新「大學中文」,作為所有中大本科生必須修讀的核心課程。何教授視之為改良中文課程的契機,「『大學中文』課程加入文學元素,讓學生對中國文學產生興趣,從而提升他們的語文能力。」何教授認為,若要達至層次較高的語文水平,須閱讀上乘的文學作品,正如英國人學好英語也會讀莎士比亞。

課程由三學分倍增至六學分,分為「大學中文(一)」、「大學中文(二)」。除了提供各類型實用文書、口語傳意等語文技巧訓練外,還通過古今文學經典閱讀,培養學生的文學情懷,為學生打下堅實的語文基礎。課程改革之初,中大曾召開研討會,向本港其他大學介紹中大的語文課程。「其他院校重視語文的實用性,唯中大堅持語文課程必須加入文學元素。」

何教授深信,閱讀文學是提升語文能力的不二法門

因材施教

課程採用小班教學,每班約二十多人。另一重點是學院主題導向式,讓學生閱讀內容與主修範圍相近的作品。例如法律學院學生選讀陳子昂的〈復讎議狀〉,增強思辨能力。「即使學生畢業後在職場用不着中文,我們也希望借大學四年時間,引導學生感悟中文世界之美,吸收其中養分。」

意念得以成功實踐,何教授說有賴大學支持。各學院關心加入文學元素是否對學生有用,他對這個設計毫不動搖,因為他深信:閱讀文學是提升語文能力的不二法門。「學生語文能力好,擅於與人溝通,在其專業範疇上也得心應手。」

山城筆跡

「大學中文」以中大山水為題,編輯了《中大.山水.人文》一書,作為參考教材,並結合書中篇章設計全港獨一無二的校園文學散步,帶學生走出課室,尋訪作家筆下的中大山水。老師先與學生賞析篇章,再帶他們實地觀察,在現場進行不同形式的寫生。

中文系近年籌辦兩屆「文學中大」徵文比賽,鼓勵學生寫作。銀獎得主、藝術系三年級生馮濟琳的母親是中大校友,「猶記得兒時,母親帶我到新亞拾松果。當我同樣就讀中大,回憶與校園生活重疊,驅使我以文字作顏料,構成一幅畫作。」

獲獎的不限於文學院的學生,還有來自理學院、醫學院等不同專業的「大學中文」學生,像優異獎得主許建穎便是醫科二年級生。「大學中文」加深了他對文字的了解,「或許有人認為中文不就是廣東話,何必花時間學習。如果懂得閱讀文學,從不同角度欣賞,會發現另一道風景。」

左起︰鄧曉懿、許建穎及馮濟琳

寫行合一

創作者要有源源不絕的靈感,必須保持觀察世界的敏銳度。金獎得主、人類學二年級生鄧曉懿一年前來港讀書,未能適應新環境。在她眼中,校園的麻雀都各據一方,結成幫派。評判謝曉虹形容「以旁觀者的冷眼,……曲折地道出了敘述者『局外人』的心情;角度獨特、語帶機鋒,抒情含蓄而不落俗套。」曉懿笑言:「那時候的我,情感脆弱,容易被周遭事物牽動情緒。重看文章,我現在是寫不出當時的感覺了。」

「大學中文」還給了她一份意外驚喜。曉懿本就讀理學院,一直有意轉修文科,卻擔心力有未逮,「當時內心十分忐忑,無意中看到『大學中文』胡琦老師的訪問,得知他原來也是理科生;眼前就是一個真實人版,令我勇敢踏出第一步。」

課程為三千多名本科生而設,也許有未盡完善之處。每年舉行的師生交流會,讓學生反映意見,檢討課程設計。有學生形容課程「補而不燥」,既能彌補文學知識,亦沒有帶來太大的考試壓力。何教授慶幸課程喚起了不少學生的語言自覺,他更語重心長說:「年輕人應把握機會豐富個人內涵,文學除了鍛詞煉字,還有人生的反照。他日在人生路遇上逆境,重新打開文學寶庫,總會得到共鳴和開解。」

 

「文學中大」徵文比賽得獎作品可按此瀏覽。

本文出自《中大通訊》第513期(2018年3月)

標籤
何志華 中國語言及文學系 中文研究 中國文學 文學中大 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