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讀者: 《中大通訊》已停刊,本網暫停更新。請移玉步造訪本校最新通訊《走進中大》網頁:https://focus.cuhk.edu.hk,閱讀大學報道和消息。
請談談你在維護動物權益的義務工作
今年6月我前往廣西玉林狗肉節採訪後,網上媒體《香港動物報》主動聯絡我,我就開始為他們寫稿,報道在狗肉節的所見所聞,之後寫了一篇關於化妝品用動物做測試的文章〈血腥的「美麗」〉,得到很大迴響,近期又訪問了區議會候選人對處理流浪動物的看法。我也有一個叫「如果動物能說話」的社交網頁,轉載本地和外國有關動物權益的新聞。
親身採訪廣西狗肉節,和預期有何不同?
親身到達現場,比單看照片全面得多。原來當地人會刻意隱瞞屠狗的行為,大部分狗販會躲在幽暗的巷子裏屠狗,一些平日販賣狗肉的店鋪,為了避開外國媒體的追訪,在狗肉節期間乾脆關門不做生意。我拍了一張照片,攤子的招牌寫着出售牛肉、豬肉、羊肉等,但最後一個「肉」字前面有個空格,空格裏還隱約透出被人塗去的「狗」字。
你只帶了一位朋友出發,兩人都是女孩,可曾感到恐懼?
採訪時遇上十幾個保護動物的義工,有他們帶路,感覺相對安全。後來我和我朋友離開了大隊,跟着兩名義工去他們在山上收養狗隻的地方,突然有好幾個大漢前來爭執,在僻靜的山區被包圍,沒有支援,天又快黑,那一刻我才真正感到害怕,幸好最後沒有發生不愉快的事。
面對難受的場面,如何說服自己繼續採訪?
其實屠殺和販賣動物的場面每天都存在。我在香港街市肉檔看到的,跟在玉林狗肉節看到的差不多,為甚麼人們可以接受街市的動物被屠宰,但看見有人屠狗、吃狗肉就覺得殘忍?我不希望自己的報道是在渲染個人對某種動物的特殊情感,而是想將事實呈現出來,讓大家思考人類對待所有動物的態度。
透過網路媒體推廣動物權益有何利弊?
我當初只打算拍攝一些關於狗肉節的記錄短片,剛巧碰到一班香港記者,他們把我的經歷和聯絡方式上載到網絡新聞,回來後馬上收到兩百多個短訊,讓我一下子認識很多在維護動物權益方面志同道合,又有豐富經驗的人。當然也會收到一些批評:理性的評論可讓我重新思考自己的立場,也聽聽別人怎麼想;至於一些沒有理據的批評,我會選擇一笑置之。但大部分網上的回應都頗正面,有些讀者看完我在《動物報》的文章後,說以後只會挑選沒有用動物做測試的化妝品。
在校園感受到支持嗎?
我從廣西回來後,曾有一段時間很迷惘,不知道下一步該怎樣走,幸好有教職員和同學主動給我意見和鼓勵,甚至提供協助,有很多更是之前和我不太相熟的。我是素食者,中大差不多每個飯堂都有素食選擇,但如有較為清淡的菜式,甚至開設一間全素食餐廳就更理想了。
社會該如何保障動物的權益?人類又可以做些甚麼?
我認為社會越文明,人類理應更懂得尊重生命。現在的蔬果供應充足,吃素也能果腹,不一定要為了口味上的滿足而屠宰動物。科技的進步創造了很多新穎又環保的布料,冬天即使不穿羽絨、毛衣或皮衣也可保暖,再說工廠大量拔取動物毛皮的手法,往往令動物承受極大痛楚。至於娛樂方面,野生動物本該擁有屬於他們的野外棲息地,而不是住在城市動物園的籠子裏供人觀賞,或在主題公園表演讓人消遣。我社交網頁的名字是「如果動物能說話」,就是希望大家想想,如果動物能用人類的語言溝通,你會不會嘗試了解他們的感受,而不是一味想從他們身上獲得好處?
本文出自《中大通訊》第468期(201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