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讀者: 《中大通訊》已停刊,本網暫停更新。請移玉步造訪本校最新通訊《走進中大》網頁:https://focus.cuhk.edu.hk,閱讀大學報道和消息。
在西方國家,「網絡保安」一詞總予人不安感,令人聯想起數據失竊、濫用個人資料和網絡戰。
然而,中國最關注的是人民的意識形態,基於這個原因,國家所制定的政策和保護人民的方式,與西方國家沿用、接受的大相逕庭。
中大法律學院的李治安教授正研究這種兩極情況。中國的互聯網法律仍在轉變,李教授是這方面的研究先驅。
2017年內地實施《網絡安全法》,充分保護國民在網絡上的資料和私隱,但只是防範私營企業濫用個人資料,屬於商業權利。
國家仍可隨意使用個人資料。根據法例,政府可循多種途徑進行監控、從私營機構取得保密資料,以及禁止網絡營運商進入市場。
李教授認為,東西方的觀念不同,正是網絡法規相異的原因。西方國家提倡人權,保障個人權益免受政權侵犯;在中國,國家的利益凌駕於個人權益之上,人權是由國家賦予。
中國有言論自由,但不包括批評政府的言論。李教授強調,無論你是否認同國家的做法,這就是國情。
「中國的基本人權觀念與其他國家的大相逕庭,叫很多人無法理解。」李教授說:「那是一種私人權利。」一種商業上的私人權利。
李教授查閱和研究數以百份官方發表的聲明和法院判決,得出以上結論。大陸的網絡法規和運作情況變幻莫測,李教授得與時並進、緊貼趨勢。
新《網絡安全法》有一特別條款,在華企業須把中國用戶的個人資料儲存境內。如果企業要把這些資料傳送至境外,事前要申請許可。
李教授說:「這為很多投資者添上麻煩。」 不過,愈來愈多外國企業選擇妥協。蘋果正是最早遵守國家規定,以往把用戶的數據儲存在加州總部,早前在貴州興建數據中心,把數據轉移至中國境內。
弔詭之處不只如此。國家有些網絡法規是全世界最嚴厲的,但有些網上營運模式卻以創新靈活見稱。
大多數法律學者指出,如果要網絡經濟蓬勃發展,既要貫徹法治,又要放寬對科技的管制。
「唯獨中國例外。」李教授說:「國家施加很多限制,但整個行業急速增長。」
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於2000年曾戲言,中國試圖取締互聯網,如同「把果凍釘在牆上」。看來北京找對了錘子。
克林頓預測互聯網可以改變中國,這個國家會更開放,但實情是中國反客為主,正在改變互聯網來迎合自己。
學者也相信互聯網無遠弗屆,中國卻又成功建起圍牆,把自己及人民分隔出來,在虛擬世界自成一隅,跟其他國家保持距離。
「很多限制措施或新互聯網規例在這個國家都行之有效。」李教授強調:「因為網絡架構獨特,立法管制互聯網是可行的。」儘管大多數學者沒有會意這一點。
以往中國的政策都是以禁為本。「你犯了,便要受罰。」現在北京更巧妙地運用這種手段,以進入中國市場來利誘。然而,或賞或罰,目的也是一樣。
「現在他們聰明多了,改為利誘。」李教授解釋:「如果你想賺錢、進入市場,只管遵守遊戲規則,否則把你踢出局。」
然而,中國網民也適應過來。他們知道底線,上網只是為了做交易和娛樂,不會花太多時間在公共政策等敏感話題上,他們的評論會被中國監管當局的「網絡公安」移除。
網絡法「至今仍有效執行,但有社會學者認為,情況會慢慢改變。」李教授說:「中國人對外面的世界認識日深。」
李教授相信,其他地方可能引入中國這套規範性政策。「已經出現溢出效應。」李教授指出,有次印度法院判決,便是引用了中國有關言論自由的律例。「在互聯網監管方面,許多發展中國家可以借鏡中國。」
企業在中國經營所制定的政策,可以套用在其他地方。在商言商,把一套規範性政策,在其他獨裁國家劃一採用,比起迎合不同國家的要求、逐一調校律例更為划算。因此,企業可以在緬甸等政府操控言論的地方,套用中國模式。
此外,中國會把一些不大會在西方國家出現的義務加於私營網絡供應商。舉例說,中國的網絡服務供應商要自行搜集和記錄用戶的訊息內容,並承擔額外成本。
「如果要求他們提供全面的網絡安全保障,其成本便會大增。」李教授說:「在自由市場,他們會抗議,並堅持政府應分擔成本。」
倘中英文版本出現歧義,概以英文版本為準。
本文出自中大主網頁(2018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