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郵給朋友列印

科學與信仰──友誼重拾還是戰火重燃?

(Photo by ISO staff)
(Photo by ISO staff)

去年10月,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宗座科學院演說時曾說:「宇宙大爆炸如今被視為世界的起源,但這理論與天主創世並不矛盾,反而需要有創世的假設。」又提到:「自然進化與創世論並不相悖,因進化的前提是要有會進化的受造物。」教宗的言論引起各方關心,科學與宗教是否就此握手言和?教宗方濟各上任後大力推動改革,頻有開明之舉,是否意味着教會立場改變?《中大通訊》就此話題訪問了天主教研究中心主任夏其龍神父。

夏神父首先強調,天主教會一直知道本身教義與其他宇宙起源觀的差異,並且不停加深對不同觀點的認識。教會的立場是,正如聖經記載,世界和人類始祖均創自天主意旨,這點是宗教範式,需要基督信徒的「信」。另一方面,進化論和宇宙大爆炸這類科學理論隸屬科學領域,講求「證據」至上。教會一方面肯定信仰源於靈感與啟示,因而無需科學實證和理性證據支持,另一方面認為信仰與理性可以合作,並且必須合作。上文提及的宗座科學院可推本溯源至十七世紀初,是教會努力與科學合作的好例子。

夏神父接着細述該如何理解聖經。聖經敘事,並不與事物初發之時並排進行。因此,研究聖經記載往往要考慮進行記敘的年代,配合適當的時間、空間、歷史和社會背景,才能更深入理解天主聖意。再者,聖經以口頭傳授的形式存在了很長時間,因此更需要充分考慮從口述過渡到文本產生的干預因素。聖經研究與聖經考古在過去二百年已有重大突破,利於學者深入理解聖經。所以就聖經闡釋而言,天主教會不主張單純解讀字面意義,因為有太多其他因素可以影響經文的意思。

被問及世界與地球生物怎樣從無到有,夏神父解釋,有太多理論試圖給出答案:有人認為世界創自神性,也有人相信「造世者」的存在,即是一位並非創造萬物的造世者。還有人認為物種起源自一個智能設計。夏神父說,涉及創世的議題太複雜,人類尚未有能力憑科學得出無懈可擊的答案—也許進化論解釋了不少,但仍未說明,若不信天主創世,那進化的物種從何而來。

夏神父繼而從現今社會的角度討論基督教倫理。教會強調生命的至高無上,只要關乎人命,即舉足輕重,寶貴不可侵犯。這就是為甚麼教會總強硬反對死刑和墮胎,並且視避孕和體外受精為於理不合且違反自然的干預。教會還肯定繁殖後代是婚姻的重要元素,所以不能貿然接受同性結合,儘管這在某些國家已得到法律承認。雖然這些教義似乎與當今社會的趨勢格格不入,但教會認為,這些規範極其重要,不容讓步,皆因根源是對人命價值的尊重。

在訪問末,夏神父表達了對教宗方濟各的期盼。他認同這位新教宗進步求變,處事務實。儘管他身負千百年來建立的傳統與制度,教廷在過去幾任教宗極力改革下也依然帶着中世紀宮廷的影子運作,但夏神父仍相信教宗方濟各會如「眾僕人的僕人」般竭盡所能,在精神與物質兩個層面,滿足現代教會的需要。

自文明曙光初現,無論是哲學家還是普羅大眾,均對宇宙起源和人類始祖的問題困惑不已。皇朝更迭,政權興替,人類對這兩大問題始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宇宙的奧秘仍會繼續考驗人類的腦袋,夏神父的見解可說提供了一個思考的脈絡。

錄像

上一個下一個

快速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