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讀者:
《中大通訊》已停刊,本網暫停更新。請移玉步造訪本校最新通訊《走進中大》網頁:https://focus.cuhk.edu.hk,閱讀大學報道和消息

六物窺人

六物窺人——曹永強

資訊處處長以六物談文字情、中大緣

這是我留學日本最後一年修高階日文的學期論文

我在香港唸完中學後,獲得一筆全額獎學金,到日本的國際基督教大學升學,主修語言學。起初人生地不熟,我一句日文也不會說,文化衝擊極大,滿腹鄉愁,無心向學,每天不是在寫信,就是在等信。一眨眼快將離開了,才開始懂得珍惜,這篇<告白>表達的就是這份追悔與不捨。也許是我太真情流露了,我的老師,一位叫中村一郎的日本人,也深受感動,留下了感性的評語,最後並寫道:「今後我不再分誰是老師誰是學生……我們存在的目的,也許就是為了遇上像你這樣一篇文章。」

現在我的日文已經退化到所剩無幾,始終外語就像肌肉一樣,不練就會流失。如果要說日本在我身上留下的烙印,那就是在寫某些中文字時,我還是會不由自主寫成日文漢字,例如把「讀」字寫成「読」。

老虎素描是我首次加入中大時,一位朋友所贈

1984年,我在美國唸完第一個碩士學位,回到香港,人生第一份工就是在中大的研究院當行政主任。不久,研究院搬到新落成的李達三樓,同期我收到一位朋友送的丹麥畫家Mads Stage作品,便把它掛到新房間裏。十一個月後我辭了職,繼續四處闖蕩,直至2007年重回中大,加入資訊處,再次把這幅畫掛上牆。

之所以一直保存這幅畫,是因為一來我很喜歡老虎,喜歡牠們身上美麗又霸氣的花紋,二來自己很羨慕會畫畫,尤其是會素描的人。而且它常令我想起英國詩人Siegfried Sassoon名句: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雖然我首次加入中大的時間不足一年,但認識了許多人,建立起重要的人脈。當時全校教職員不多,大家時常聚餐,關係密切,很多人私底下結成終生好友。所以到我後來再度加入中大,可以說得上是無痕過渡,許多同事早已相識多年,感情深厚。

《英語詞鋒》收集了我九十年代為報刊撰寫的專欄文章,以中文談英語遣詞造句

我自小喜歡語文,升中試的成績令我從中文小學進入一所英文程度很高的中學。為了不落後於那些在家裏說英文的同學,我暗下苦功,珍惜每一個聽、講、寫英文的機會,每個學期的英文成績都不會跌出年級十名以外。之後的大學、研究院,到後來從事每一份工作,包括當律師,都沒有偏離過語言文字的軌道。

我特別喜歡英文,因為它是第二語言,不像母語那樣信手拈來,每次以英文寫作,第一稿必定是見不得人的雛形,需要慢慢重寫、修改成想要的模樣。這過程有點像雕刻——一開始不堪入目,但只要投入時間和心思,這裏鑿一鑿,那裏磨一磨,慢慢就形成藝術品。這種成功感比一氣呵成、出口成章更大。

這支Mont Blanc Bohème是我最喜愛的鋼筆之一

它短小精悍,便於攜帶出門,隨時使用。筆夾上的紅寶石點綴也很別緻。寫鋼筆的感覺是其他筆無可比擬的,能把墨水拖曳出來在紙上滑翔,稍稍轉換筆尖角度,劃出的線條、粗細、弧度、與紙面的摩擦就有變化,甚是微妙。

這年代寫文章很難不用電腦,但我盡量會手寫第一稿,這樣更能把思想引出來。寫完後,若時間允許,我會把稿子擱一旁,第二天回來再輸入電腦,邊打字邊思考邊改動。打印出來,再用筆在稿件上增刪。這並非自找麻煩,而是我習慣了要有實實在在的創作成果,可以捧在手上,可以落筆。而且寫字本身也是種享受。

英國詩人Edmund Blunden1938727日寫給女兒的一封信,是我淘舊書的意外收穫

我有不少嗜好,近年的「新癮」是收集初版書和作者親筆簽名書。幾年前上網從倫敦書商Peter Harrington購得這本詩集,寄過來才發現有驚喜,隨書奉送作者親筆寫給女兒的一封信,恭喜女兒獲得詩歌朗誦獎,頭一句已經詩情橫溢:Words fail me as I approach one so young, virtuous, able, diligent and triumphant。筆跡細膩、清秀、工整得令人難以置信是出自男士之手。

我一向對書信有情意結,除了留學日本和美國時寫了無數的信,文學上我也鍾愛書信體小說,其中以ClarissaPamela這兩本十八世紀作品最有名。德語詩人里爾克名著Letters to a Young Poet收錄了十封他跟一位有志當詩人的年輕軍官的通信,激發我七年前在《中大通訊》開闢Letters to a Young Executive專欄,向讀者分享一點在大學從事行政的心得。

這套Julius Meinl咖啡杯連碟伴我開啟每個早晨

剛來資訊處頭幾年,我每朝都到對面的范克廉樓咖啡閣吃早餐、喝奶茶。某天驚覺自己染上了奶茶癮,得戒掉,就改為喝不加糖奶的咖啡。不久,《中大通訊》開了<舌尖上的中大>欄目,我有幾期介紹中大的咖啡,寫着寫着接觸到精品咖啡,就開始嘗試自己買豆、磨豆、手沖,漸漸愛上了這門手藝。

六年前,資訊處和中大出版社合辦Nine Dates with Content and Coffee,九個週五的下午,跟各書院的文字工作者邊摸着咖啡杯底,邊交流寫作、翻譯、設計、出版心得。要沖一杯好咖啡,需要同時滿足多個條件,包括恰當的時間、水溫、咖啡粉粗幼度等。作文也一樣,文法、用字、敏感度、常識,一着不慎,滿盤皆錯。所以必須專心致志,多花心機,多檢查,才能釀造好文章。


採訪/christinenip@cuhkcontents
攝影/
gloriang@cuhkimages

標籤
曹永強 資訊處 處長 非教職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