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讀者:
《中大通訊》已停刊,本網暫停更新。請移玉步造訪本校最新通訊《走進中大》網頁:https://focus.cuhk.edu.hk,閱讀大學報道和消息

口談實錄

陽光正氣的陳德章院長

(Photos by ISO Staff)

陳德章教授

 

過去二十五年在腫瘤學系有哪些難忘經歷?

在英國完成腫瘤科訓練後,1993年加入中大,碰上醫學院正在探索跨部門治病與研究的新模式。我便在腫瘤學系參與此模式的奠立,與外科、內科、放射診斷科及病理科等部門同事,合力治療及研究癌症。在這十年間我也鎖定了鼻咽癌為自己的鑽研方向。在2002年,系主任莊立信教授決定遷回英國,由當時在部門管理方面經驗尚淺的我接任,挑戰極大。半年後,沙士侵襲威爾斯親王醫院。雖是場難熬的苦戰,但醫院上下一心,守望相助,也讓我領悟到主管的角色並不是發號施令,而是促進同事間放下芥蒂,達成共識,合力成事。

你是怎樣落戶伍宜孫書院的?

十多年前,我和書院創院院長李沛良教授結為朋友,他邀請我參與擘劃書院。我非常認同李院長的創院理念,亦一向喜歡新挑戰,遂答應成為六位創院院務委員之一。隨着學生人數上升及書院的不斷發展,李院長於2016年初新增兩位副院長,我有幸成為其一,參與更多書院管理工作。翌年他退休在即,我獲提名為院長候選人。當時我的一對兒女已大學畢業,我見證完他們整個青春期的成長與掙扎,相信可以將有關經驗帶到書院,幫助學生成長。

在你看來,伍宜孫書院的優勢有哪些?

最顯著的一點在於其優美宜人的環境,不但俯瞰吐露港,還有八仙嶺群山環抱。中庭的西班牙式小屋在2016年正式命名為「如日坊」,倡導朝氣蓬勃的健康生活。學生可以在當中的The Lounge舒展身心,或在健身室遠眺大海鍛煉體魄,或種植盆栽療癒心靈。「彰顯創新志業、承擔社會責任」的使命並非空談的口號,而是書院師生深信並付諸實踐的。從我們二十四小時開放的「創意實驗室」孕育出來的成果包括支持本土經濟的山城士多和推廣低碳本地遊的V’air,都是由學生自發、裨益社會的創新項目。

自你擔任院長以來推動過哪些新猷?

現今社會瞬息萬變,除了知識的傳授,我們還須加強培養學生的軟實力。所以我提出在書院通識教育的課程注入「領導」、「溝通」、「誠實正直」等元素,教導學生往後在職場上如何獲得信任,從失敗中學習,做個有道德的公民和領袖。我打算多邀請職場上心繫教育的人士到書院,不僅為學生帶來實習機會,更重要是生命教育。

怎樣平衡醫學院和書院各方工作?

我是個喜歡計劃的人,相信只要凡事計劃得好,實行起來便能有條不紊。除非是危機處理,否則一般會議都會預早安排。不論醫院或書院工作都會按時間表進行。而出席書院及學生活動則大多在晚上,對日間工作沒多大影響。

有哪些自小熱愛的嗜好嗎?

我四歲開始學鋼琴,中小學不時參加音樂節,到現在仍然很享受彈琴的愉悅。運動方面最喜歡打網球。太太常取笑我的愛好幾十年不變。我的確喜歡上一樣東西就會喜歡一輩子。

本文出自《中大通訊》第515期(2018年4月)

標籤
陳德章 伍宜孫書院 書院院長 醫學院 臨床腫瘤學 李沛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