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愈來愈頻繁,人際關係也日趨複雜。壓力大是現代香港人的寫照,匆匆的步伐、打不完的電話、回覆不完的電子郵件,日益影響着人們的精神健康。據世界衞生組織預測,到2020年,抑鬱症將會躍為全球第二大慢性病。香港心理衞生協會則指出,每3個人就有一人會在人生的某個階段出現精神方面的問題,以抑鬱症、焦慮症和物質濫用為最常見。據報道,目前全港700多萬人口中,有超過200萬人口有顯著的精神困擾,且大多數為15至24歲的年輕人。原因多為工作繁忙和學業繁重。
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讓我們對健康有了新的認識,大部分的身體疾病都與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關,沒有精神心理上的健康,就不能稱為真正健康。提高全民精神健康,已成為亟待重視的社會問題。良好的精神健康不僅能夠促進個人的事業發展與和諧的家庭關係,也會減少社會中暴力及衝突事件的發生,使整個社會風氣處於積極的狀態,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如何促進全民精神健康呢?
首先,每個人要從關愛自身做起。市民應該主動學習精神心理方面的知識,關注精神健康的話題;同時,也應當多參與社區中的文娛活動,勤於與家人朋友溝通生活中遇到的難題。如果覺得自己有情緒方面的問題,可以閱讀一些精神健康自助手冊,或尋找專業人士(如心理諮詢師或治療師)的幫助。
如果有較嚴重的情緒問題,要及時去醫院做專業檢查,早期發現並治療,可有效避免嚴重精神疾病(如重度抑鬱和精神分裂症)的發生。
張先生曾經在政府機構擔任領導職位,退休後突然空閒下來,沒有會議,沒有很多人關注,整日悶悶不樂,對事情提不起興趣,脾氣變差,和家人的關係也日漸緊張。張先生認識到自己可能有老年抑鬱症的表現,就購買關於管理情緒方面的書籍學習,他按照書上的建議調整心態,積極參加社區中的老年興趣班,每天早晨都去和朋友打太極拳,慢慢地適應了退休後的生活。
主動關心親友同事
與此同時,我們要積極主動地關心身邊的親戚、朋友和同事的心理狀況。如果家中成員患有精神疾病,要盡好照顧者的責任,鼓勵家庭成員接受治療,協助其進行康復訓練。採用精神健康急救的方法(包括Assess:接觸當事人,評估和協助處理危機;Listen:非批判性聆聽;Give:給予當事人支援和提供資料;Encourage:鼓勵當事人尋求合適的專業援助;鼓勵尋求其他支援),學習如何幫助有情緒危機的人,在沒有獲得專業人士的幫助前為其提供支援,防止其陷入更大的精神危機。
香港心理協會設有專門面向社會大眾的心理健康課程和書籍,大家有興趣可以去接受相關的培訓或自學。更重要的是對於身邊有精神問題的人,要做到不歧視、不排斥、不給予負面評價(如「瘋了」或「不正常」等)。積極包容的態度能使有精神問題的人更好地參與社會活動,從而幫助他們更好地走出陰霾,恢復健康。近年,初高中學生自殺的案例屢見不鮮,中學生抑鬱對他們未來的發展會造成很大影響。
安仔(化名)是一名中三學生,他近日學習成績一路下滑,行為孤僻,
班主任李老師偶爾在課堂上看到他在默默流淚。李老師積極地和安仔溝通,了解他的家庭情況,安仔幼兒時父母就離婚了,從小由爺爺嫲嫲撫養長大,爺爺嫲嫲只關注安仔的吃住問題,對安仔的行為比較縱容。李老師曾經接受精神急救的培訓,在初步安撫了安仔的情緒後,李老師將安仔帶到學校的心理諮詢中心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心理諮詢師幫助安仔制訂詳細的治療計劃,最終幫助他渡過情緒難關。
政府在促進全民精神健康方面也是不容忽視的。精神健康問題首先是一個公共衞生問題,政府應高度重視精神健康工作、科學預防並治療精神疾病,有效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建議借助政府力量在社區中積極開展精神健康方面的知識講座,製作促進精神健康的宣傳冊,組織促進精神健康的社會活動(例如體育文娛比賽等)。
建立健全防治體系
政府也應該努力建立健全的精神衞生防治體系及保障機構,提供專業的心理諮詢服務,解決人們在升學、就業,以及婚姻和家庭中遇到的問題。同時應重視精神健康方面的科學研究(例如心理治療及康復、社會歧視等主題),獲得理論的創新與科學的證據支持,從而建立更加完善和切實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來提高全民精神健康。
「精神健康月」是一項全港性的精神健康公眾教育活動,由勞工及福利局聯同多個政府部門合辦,旨在透過不同形式的公眾教育及推廣活動,宣傳精神健康的重要性以提高公眾對精神疾病患者的接納。2018年香港的「精神健康月」活動開展了「最窩心的一句話」比賽,此項活動鼓勵參與者與家人分享幸福的能量,從而促進家庭精神健康。
香港醫院管理局曾強調精神衞生服務應由傳統的「住院照護模式」轉變為新的「以個人需要為本的治療及護理模式」,進一步加強與豐富社區精神健康服務。政府正在努力改進現有的精神健康服務體系,進一步適應社會的變化,提高全民精神健康。
希望大家能積極了解並正確認識精神健康與精神疾病,給予自己和他人更多的關懷,幫助身邊的人渡過情緒難關。只有將個人、家庭、社區組織、工作單位及政府的力量集合起來,才能最終實現全民精神健康的目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