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的婦科癌症發病率持續上升,可是大部分康復者的需求也被遺忘,以為她們接受了治療,就能「正常生活」了。現實可不是呢!康復者其實需要大量支援,以維持日常起居和建立健康的生活,以及減低患上其他慢性病的風險。
婦科癌症治療(包括手術、化療和放射治療)不但對患者的身體功能帶來長遠影響,也會長期影響她們的健康生活質素。在香港,對於婦科癌症的診斷和治療資訊很多,但談到治療後的康復要訣,則少之又少。
借鑑澳洲支援身心
研究顯示,適切有效的心理社交支援的確可改善患者在癌症治療後的身心健康,當中包括減少情緒困擾、改善健康狀況和幸福感。「婦女健康計劃──癌症治療後的健康規劃」是一項在澳洲推行,以實證為基礎,並由護士主理的全方位生活模式計劃。有見現今人人「一機在手」,網上健康教育已成為大勢所趨,於是計劃設立電子書、網上討論區和虛擬諮詢,不但為康復者提供資訊,還為她們提供生理和心理社交上的支援,例如:癒後飲食資訊可以減輕她們為日常起居生活的煩惱,與同路人討論及分享感受可以紓緩孤單感。
證資料亦顯示此計劃能有效提升使用者在運動和飲食上的自我節約,從而提升生活質素。
虛擬諮詢節省時間
雖然澳洲推展的計劃能對女性癌症康復者收以成效,但計劃內容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異,未必完全適合香港的相應對象。因此,香港中文大學那打素護理學院癌症及紓緩護理小組的研究團隊為這規劃進行文化修訂和翻譯。在過程中發現香港婦癌康復者的需求未能滿足的原因,包括醫護人員人手不足、缺乏治療後的康復資訊,還有缺乏關於護理資訊的單張以便查看和複習。其後,研究員修改了計劃中一些不適用於香港情況的資訊(例如飲食習慣)。最後,研究員亦在計劃中融入了中國傳統對於性愛的觀念、生育和癌症檢查等的想法,例如:中國人時常諱疾忌醫而逃避癌症檢查,其實愈早診斷患上癌症治癒率愈高。
試行計劃採用的「中文版婦女健康計劃──癌症治療後的健康規劃」與澳洲原版的設計大致相同。計劃為期12星期,當中包括一本電子書、互動式網上討論區及3次虛擬諮詢。電子書內容包括健康飲食、運動、更年期的相關症狀和管理、睡眠、性生活、盆腔運動、壓力處理、慢性病預防及癌症篩查。在首兩星期,每星期有研究員觀測網頁使用情況並致電參加者跟進。其後的10
星期亦會按需要致電跟進。網上討論區由護士主理,參與討論者均不記名,
保持私隱度。護士會每天視察討論區,並作出適切的回應。
此外,為省卻面見的舟車勞頓,參加者可在第1、6和12星期與護士進行虛擬諮詢,護士會藉此機會針對參與者的需要作健康指導。護士會引導參加者訂立健康飲食和運動的目標,鼓勵她們持之以恒,並記錄目標的達成程度。
患者讚好有望推行
大部分參加者對此計劃「讚好」,認為計劃是一個實用可靠的平台,好讓她們奉行健康的生活模式、討論她們對疾病的擔憂和關注,還有治療及其對日常生活的影響。而且,她們覺得資訊生動有趣,容易明白。試行計劃的完成率為88.5%,點擊率為每人45.4次,表明在香港實施此計劃是可行的。
「中文版婦女健康計劃──癌症治療後的健康規劃」十分切合本港的文化和臨床環境,試行結果亦顯示在實際情況上可行,也深受康復者所接納。研究團隊正在申請研究基金撥款進行大型隨機對照試驗。相信假以時日,計劃發展成熟後可推展至其他女性癌症組別,令更多人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