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女性,在中年除了面對更年期的種種變化外,婦科癌症可說是另一大威脅,很多婦科癌症事前毫無先兆,往往令患者不知所措!患病後,女性要接受各種創傷性的治療,對其身心的影響可想而知。在眾多副作用中,「性功能」受損卻一直為人所忽視。在思想保守的華人社會中,如何打破對「性」這個禁忌,令受到「性」問題困擾的婦女能重拾希望?
婦科癌症一詞耳熟能詳,但究竟所指的是哪幾種疾病?其實婦科癌症泛指女性生殖器官癌症,包括子宮頸、子宮、卵巢、外陰、陰道和輸卵管。根據2016年的香港癌症統計數字,婦科癌症在常見癌症中排列第三位,也是女性癌症的第四號殺手!事實上,所有女性都有罹患這些癌症的風險,至於風險的大小則因年齡、家族病史和生活方式而異。
性功能受損被忽視
患上婦科癌症,不免要接受各種創傷性的治療,當中可能包括施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和/或化學治療,這些治療對女性的生殖器官組織和結構有一定影響。因此,治療後「性功能」也不免受損。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指出,約五成婦科癌症康復者的性功能都會受損,亦會為女性帶來長時間的困擾。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最近進行一項相關的研究,結果亦反映類似情況。研究發現,超過八成完成治療超過6個月的康復者中,只有66%的婦科癌症康復者仍有活躍的性生活。換句話說,大部分康復者對性生活有所保留!礙於中國傳統的保守思想,華南婦女對「性」這個字感到難以啟齒。其實,性生活受到影響,對婦女的整體身心健康也有很大的影響,包括情緒、自尊心、自我價值觀、生活滿足感、與伴侶的關係等,實在不容忽視!
乏性健康護理服務
在香港,使用公共醫療系統的人數眾多,覆診輪候時間長、診症時間短;醫生和護士只能關注病人病情的進展、有沒有惡化或復發的跡象,往往忽略了病人在治療後的身心需要。在現時公共醫療系統中,對「性」這方面的護理和介入服務只是寥寥可數,未能提供有系統的性健康護理服務。即使患者能鼓起勇氣提問,而所能提供的資訊卻是有限,其質素亦取決於醫護人員對「性健康護理」這方面的臨床經驗。
中大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採取概念圖像策略,推行了一項研究,旨在訂立一個實踐模式,引導和推廣針對香港婦科癌症病人的「性」護理服務。
研究分為3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利用定性研究方法,探討婦科癌症病人及其配偶/伴侶、婦科腫瘤科的註冊護士及專科醫生對性功能的認知,以及對良好的性護理實踐的意見。研究共邀請了30名婦科癌症病人及其配偶/伴侶、20名在婦科癌症部門任職的註冊護士和專科醫生進行個別訪談,每個訪談為時30至40分鐘。訪談後研究人員將所錄得的內容進行分析,總結出50個陳述句子,
再將這些陳述句子回送給相同的參加者進行重要性評分,以評定每一個陳述句子對於性護理的接受性、恰當性和可行性各方面的重要程度。其後,研究小組採用統計技術去制訂一個概念圖,以闡明這些陳述句子之間的關係和類別。從概念圖歸納出七大主題:提供資訊、討論有關治療對性功能的影響、對於提供性護理服務的態度、性護理服務的模式、提供性護理服務的人員、性護理服務的介入時間,以及機構的支援。
首創模式惠及病人
第三個階段則以概念圖作為基礎,擬定一個「性」護理程序,推動護士為婦科癌症病人提供適時、有效和符合經濟效益的性護理服務。參與研究的護士和醫生們大部分認為這套程序有用(88.2%)和切合現況(82.4%);部分參加者提出對資源和訓練不足的關注,並同時在形式、時間、場合等方面提出一些確切的建議,有助進一步改善程序。透過這項研究,我們明白到婦科癌症病人共同遇到對「性」的難題和需要,也了解到醫護人員在提供性護理方面所需的知識和支援。
是次研究是本港首個探討婦科癌症病人、其伴侶/配偶和醫護人員對「性」護理服務看法的研究。透過了解他們對性護理服務的意見和關注,從而有助釐定長遠醫療服務的發展。有了這套以實證為本的「性」護理程序,有助護士為婦科癌症病人提供更適切的護理,令病人及其伴侶/配偶得到合適的診斷和治療,對症下藥,不再懼怕,為性生活帶來正面的轉變。
參與研究的護士和醫生對這套「性」護理程序都有正面的評價,並認為適合在香港作臨床實踐;至於如何在全港有系統地推行,則有待進一步的研究才能確定。作為華人「性」護理服務研究的先驅,本研究不僅能促進婦女健康服務的發展,也作為其他國家的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