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的发明,本于对抗人类历史上重要的传染病──天花。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发的传染性皮肤病,早期在尚未有疫苗前,致命率可达30%。直到1796年,英国医生Edward Jenner使用牛痘(牛只身上的一种病毒)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支天花疫苗。而vaccine(疫苗)这个字,正正就是由拉丁文vacca(牛)演化出来。
因为这个疫苗的出现,让世界卫生组织能于1980年正式宣布天花已被彻底灭绝。除了要感谢科学家的努力,也要归功于当时各国政府的配合,及时推行隔离、疫苗接种等公共卫生政策。
时至今日,接种疫苗已被认定为最符合经济效益的公共卫生措施。对于个别人士来说,更是有效减少疾病及因疾病而衍生的医疗费用。
以香港为例,婴儿由出生起,便可根据卫生署推行的「儿童免疫接种计划」免费接种多种疫苗,以保障他们对各类流行传染病的抵抗力。常见的一般为卡介苗、乙型肝炎、白喉、破伤风、百日咳、德国麻疹、小儿麻痹症、肺炎球菌、水痘,及至由2019年起,计划亦提供免费子宫颈癌疫苗接种予合资格的女童,以预防子宫颈癌。除上述提及的各类免费疫苗外,市民亦可按需要,例如预备外游或应付流感季节等,与医生了解其他疫苗接种详情。
目前全球多个国家药厂均全力研发及生产新冠疫苗,对疫情控制扮演着重要角色。与此同时,由于市民对已开发及应用中的疫苗生产方法及原理都十分陌生,因此对疫苗接种的安全及成效存疑。
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向市民公众提供及时和准确的疫苗资讯,并进行解说以释除公众疑虑。而作为医护人员,及时接种疫苗不但能减低对病人的健康构成风险,亦相信能带动其他市民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