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香港每年有逾2.5万宗新发患者,也有逾3000人死于中风。中风患者的年龄通常在50岁以上,但是,近年数据显示中风的发生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据统计,年轻患者约占中风患者总数的一成左右。
总体来说,中风主要分为两大类: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其中,逾七成患者属于缺血性中风。对于年轻患者来说,缺血性中风占有相当数目。究其原因,许多年轻人士由于承受着工作与生活等多重压力,养成熬夜、吸烟、社交性饮酒、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习惯。且年轻人士中不乏有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等「三高」人士,而其中许多人对自己的身体并不重视,即使患病也未有规律地服药治疗。
目前,多数普罗大众仍然认为中风是一种老人病,只有较年长的人才会发生,因此,许多年轻人士在出现晕眩、单侧肢体发麻无力等症状时不以为意,认为自己只是劳累过度,需要休息,并未觉察到这可能是中风的先兆。当通过短暂休息、症状缓解后,便忽略了这些症状是身体发出的「警号」,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当症状再次发生时,往往病情较之前更加严重,并且需要较长的复康时间,甚至可能留下后遗症,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随着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更多中风患者的生命得以救治,但因中风导致患者不同程度的残障,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的影响和心理冲击确不容忽视。
在患病初期,许多患者无法接受自己如此年轻竟患上中风,甚至有患者否认现实、盲目乐观,认为自己在急性期后就可完全恢复。当急性期过后,许多患者才开始慢慢认清无法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的事实,此时情绪可能变得更加低落。随着复康进程的继续,有些患者能够调整好自己,接受现状并积极参与复康治疗;有些患者则一直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无法面对来自家庭、生活与工作等角色改变带来的压力。
家属应对与引导
年轻人士作为家庭的中流砥柱,多数需要承担赚钱养家、赡养父母、教养子女等多重责任。发生中风后,患者需要较长时间进行复康锻炼,无法工作赚钱。与此同时,症状严重者因生活无法完全自理,需要其他家庭成员照顾,有时可能会出现「年迈父母照顾年轻子女」的现象,或赚钱养家与教养子女的重任落在夫妻其中一方身上。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现实,许多年轻患者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可能会感到内疚、自责、抑郁,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
面对患者的负面情绪与心理压力,家属的应对与引导显得尤为重要。有些家属非常重视患者的心态调整,认为正面引导患者对他们参与复康很重要;有些家属则认为「谈到伤心事,可能会刺激到患者,影响恢复」,所以采用「回避」的方式,很少与患者谈论病情、情绪等较为敏感的话题。殊不知,彼此之间沟通不畅可能会增加患者内心的愧疚感和负面情绪,久而久之,负面情绪累积,影响患者与照顾者的身体健康、复康进程,甚至是家庭的稳定性。
此外,年轻患者及其家人都希望能够完全康复,继续承担家庭、工作和社会角色,因此,相比于年长患者,年轻患者与其家人对于中风复康的期望可能会更高,希望迅速恢复到病发前的状态。期望愈高,压力愈大;当短期内达不到预定期望时,患者和家人可能会产生焦躁、无助等负面情绪,从而影响患者复康的积极性和家庭的和谐与幸福感。
同时,由于突然遭受重大创伤,患者的心灵受到巨大冲击,自然而然对身边亲近的人有所依赖。在居家复康期间,许多家庭照顾者错误地认为「患者仍处于虚弱期,应该被人照顾」或「照顾愈周全,患者恢复愈快」,于是尽其所能帮助患者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如饮食、穿衣等,替患者做出各种决定。殊不知这些过多的帮助不仅加重照顾者自身的负担,还可能会增加患者的依赖性,限制其独立生活能力的恢复。
出现警号即求医
那么,对于中风,年轻人士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第一,积极预防中风。年轻人士应摒弃「我还年轻,不会得病」的想法,定期监测自己的血压、血糖和血脂。如患有基础疾病、高血压等,应规律服药治疗。并且尽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规律作息、锻炼身体、合理饮食、保持愉悦的心情等。
第二,及时觉察自己的身体变化。当突然出现剧烈头痛、晕眩、视物模糊、言语不清、半侧脸或肢体麻木无力等,尽快就医接受检查治疗,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愈早就医,复康结果愈理想。
第三,如果不幸发生中风,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参与复康运动,逐步回归家庭与社会。我们最近的研究指出,在复康的过程中,首先,患者应与家人多沟通,家人应尝试引导患者积极面对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有事情说出来,我们来商量一下」。
其次,家人应有意识地培养患者的自理能力,帮助他们实现日常生活中的独立。同时,患者与家人应多与专业人士沟通,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适当而有序地调整复康目标,循序渐进,提高他们的自我照顾能力。
此外,当感到有压力时,可寻找适合自己的放松方法,如练习深呼吸、冥想放松、听听音乐、和朋友家人聊聊天,或者通过寻求专业的咨询服务及社会支援,走出心理困境。
「预防胜于治疗」,不论年龄大小,祈望各位促进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地预防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