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Coverage

  • 領展奬學金培育大學生 助己助人

    Media: HK01
    在每個人的成長階段,隨着生活圈子擴闊,對事物往往有不同的看法。在香港中文大學主修生物醫學工程的蔡學兒(Tiffany)便喜歡走出校園,認識不同背景人士和探索在校園看不見的社會另一面,從而擴闊眼界。
  • 中大與建築公司合研大廈外牆工作專用線控機械人 解決高空工作危險等問題

    Media: TVB News
    中大研究團隊與建築公司合作,研發出專門在大廈外牆工作的線控機械人。機械人系統結合了纜索機械及機械臂,可以執行玻璃清潔、塗漆等高空工作。
  • 中大研發高空工作線控機械人 可應用於建築工地 冀達「零意外」

    Media: HK01
    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劉達銘教授帶領的團隊成功研發「外牆高空工作線控機械人」,是首個能模仿工人在外牆抹窗及塗漆工作的機械系統,除有助紓缓近年建造業人手短缺問題外,亦可降低高空工作的風險。機械系統現時安装於中大校園內的一座大樓外牆進行測試,未來可應用於建築地盤,期望達致「零意外目標」。
  • 中大3論文獲「中國高被引文章獎」

    Media: On.CC
    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學者發表的3篇論文,獲英國物理學會出版社頒發今年「中國高被引文章獎」, 成為來自中國的最具影響力文章之一。該出版社從過去3年發表於旗下期刊的文章中,選出各學科領域被引用次數前1%的文章,頒授上述獎項。 
  • 中大學者3物理論文 引用次數高獲獎

    Media: MingPao Daily
    中大學者發表的3 篇論文獲英國物理學會出版社(IOP Publishing )頒發2022 年「中國高被引文章獎」,成為來自中國的最具影響力文章。獎項由IOP Publishing從2019至2021年發表於旗下期刊的文章中,選出各學科領域被引用次數前1%的文章,頒授此獎。
  •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公布大學學科排名 中大3個學科躋身全球10大

    Media: HKET Daily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U.S. News and World Report)公布「全球最佳大學學科排名」。香港中文大學有3個學科躋身全球10大,包括於人工智能學科及腸胃肝臟科均排名為全球第3;港大於教育及教育研究學科則排名全球第一
  • 中大研發機械人治療中耳炎患者

    Media: now TV
    中大跨學科研究團隊研發用磁力驅動的「磁控螺旋微機械人」,能在中耳導管中快速旋轉,刮除菌膜,再產生活性氧化物質殺菌。 中大指,中耳炎患者需要在耳膜置入導管,以抽出積水,積水長期累積,容易形成細菌菌膜,患者以往要經常更換導管,並使用抗生素的滴耳藥水,新技術能簡化治療程序,已在人體標本上做試驗,效果理想,希望五年內可以臨床使用。
  • 中大開發磁控螺旋微機械人 助治療中耳導管菌膜感染

    Media: HKET Daily
    中耳炎是常見的小兒感染,不少兒童因此出現中耳積水,嚴重更要使用中耳導管置入手術治療,但卻容易令耳朵產生的分泌物會形成菌膜,阻塞導管,甚至造成反覆感染。中文大學跨學科研究團隊合作,研發「磁控螺旋微機械人」系統,以螺旋形微型機械人為基礎,結合機械臂輔助的磁控遙距驅動及內窺鏡遞送和觀察,清除中耳導管的菌膜,可以無痛、無損的方式進行治療。
  • 中大研外牆檢測機械人 取代吊船作業減風險

    Media: Sing Tao Daily
    近期本港接連發生多宗工業意外,通過科技可避免風險。中文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研發線控機械人,可取代傳統乘搭吊船的人手檢測大廈外牆,機械人會就外牆安全程度製作圖像,讓承建商了解不同部分的安全風險。中大亦研發「交易及風險管理深度學習模型」,運用數據與人工智能,僅零點零三秒得出買賣決定,兩者連同逾二十項研究項目,將於本月起舉行的多個科技展覽中公開展出。 
  • 直遞基因藥到動脈斑塊減形成 新納米顆粒助治心血管病

    Media: 晴報
    心血管疾病能殺人於無形,惟通波仔等針對動脈粥樣硬化治療多具入侵性,納米藥物亦有機會引發體內細胞毒性。中大工程學院與醫學院團隊聯手研發新型核糖核酸(RNA)納米顆粒,除可協助基因藥「直擊」動脈粥樣斑塊,亦可穩定及減少斑塊形成;動物實驗證明顆粒不會在主要內臟大量積聚,亦未引起嚴重毒性,未來有望提升治療中風、缺血性心臟病等效益。

Pages